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水平;描述急诊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描述急诊科护士所在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探讨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因素。
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237名急诊科护士,并以289名非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问卷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职业紧张目录问卷。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80.2%的急诊科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较非急诊科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高。其中辱骂、威胁、身体攻击的发生率分别为77.6%、62.0%、22.3%。
2.对急诊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91.1%认为医院有必要专设处理工作场所暴力的部门;91.1%认为护士岗前培训应该包含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内容;89.0%愿意参加医院组织的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83.5%认为会受益于有关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85.7%支持向上报告工作场所暴力事件;59.2%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可避免;54.4%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值得大惊小怪。应对工作场所暴力时,63.7%选择忍让回避;47.4%选择耐心解释。
3.对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应对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90.7%急诊科护士表示其所在的医院没有开展过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54.9%急诊科护士认为其所在医院鼓励员工上报工作场所暴力;21.1%的急诊科护士表示其所在医院设有专门处理工作场所暴力的部门。医院应对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措施是保安巡逻及保安定点值班。
4.以是否遭受急诊科工作场所暴力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是领导能力、工作环境及休闲应对资源。
5.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特征进行统计,结果显示:83.9%施暴者为男性,77.9%施暴者为患者家属,67.9%.施暴者为中年人;75.8%发生在护士单独一人值班时;48.9%发生在前夜班;38.4%发生在急诊分诊台。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原因为患者素质低、施暴者本人粗暴无礼、施暴者喝酒后、患方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施暴者精神障碍、候诊时间长等。
研究结论:
1.80.2%急诊科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急诊科护士较非急诊科护士遭受更多工作场所暴力。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形式是辱骂、威胁等非身体暴力。
2.急诊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态度及应对方面:急诊科护士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很关注,支持各种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举措,遭受到暴力后主要选择忍让回避的方式对待。
3.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态度及应对方面:较少医院开展有关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培训,较少医院设有专门处理工作场所暴力的科室。医院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主要是保安定时巡逻及在急诊科定点值班。
4.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组织因素方面,急诊科分诊护士、值前夜班急诊科护士、单独值班的急诊科护士、休闲应对资源少的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风险高;患者候诊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增加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在施暴者因素方面,与中年男性患者家属、素质低、喝酒或者滥用药物、精神障碍的就诊者或家属接触的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风险高。在医护人员因素方面,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领导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高。在社会因素方面,医药费用高增加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该研究结果提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水平高,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问题应引起护士个人、医院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