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感染对胃微生态影响的临床观察及连朴饮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2探讨Hp感染后机体的病理状态与胃内菌群改变及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性,以揭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生物学内涵。
  3探讨连朴饮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
  (1)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
  (2)观察连朴饮对模型大鼠胃黏膜凋亡、免疫细胞分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证实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黏膜保护作用。
  方法
  1理论探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治疗现状。
  2临床观察: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2名,分为慢性胃炎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7)、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湿热证组(Hp-PWSR,n=11)、慢性胃炎非Hp感染脾胃虚弱证组(Hp-PWXR,n=14)。内镜下观察各组患者胃黏膜相关病理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特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 IL-12 ),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的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16S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
  3实验研究:(1)以高糖高脂饮食喂养,56°乙醇灌胃,人工气候箱制造湿热外环境刺激,联合Hp菌液灌胃,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饮食、体重、毛色、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测定Hp定植情况,结合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对模型进行评价。
  (2)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组(n=10)、连朴饮低剂量组(n=10),连朴饮中剂量组(n=10),连朴饮高剂量组(n=10),四联疗法组(n=10)。采用复合因素造模,造模2周后,从各组抽取两只大鼠检验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第3周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5,7.5,3g?kg-1,四联疗法组给予大鼠奥美拉唑(2 mg?kg-1)+阿莫西林(100 mg?kg-1)+克拉霉素(50 mg?kg-1)+胶体果胶秘胶囊(35 mg?kg-1),2次/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1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胃黏膜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癌-2基因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IHC检测Ba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胃黏膜中辅助T细胞(T helper,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Treg)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a,TGF-β的表达水平。
  结果
  1理论探讨:(1)Hp感染后菌群失调、免疫失衡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
  (2)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寒)证、寒热错杂证,其中脾胃湿热证为常见证型。(3)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连朴饮作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
  2临床观察:(1)内镜下观察发现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出血点、黏膜粗糙不平、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P<0.05);出现黏膜粗糙不平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SR(P<0.05)。Hp-PWSR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红斑(点、片状、条状)、糜烂、粘液增多的比例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Hp+PWSR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度最重,其次为Hp-PWSR组。(3)IHC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胃黏膜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Hp-PWXR患者(P<0.05)。(4)ELISA结果显示,Hp+PWSR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β、IL-8、IL-12、IL-21、IL-17a水平显著高于Hp-PWXR患者(P<0.05),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Hp-PWXR患者(P<0.05)。(5)16S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p+PWSR组Richness、ACE、Chao1、Shannon指数均显著低于Hp-PWSR组和Hp-PWXR组(P<0.05)。?多样性分析及物种构成分析显示各组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p感染患者胃黏膜菌群在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泛醌及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脂肪因子信号、二甲苯退化、矿物吸收、视黄醇新陈代谢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减弱(P<0.05),在蛋白复制,重组和修复、谷氨酸突触、细胞色素P450、新霉素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较非Hp感染患者增强(P<0.05)。
  3实验研究:(1)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饮水量减少,大鼠嗜睡,喜身体蜷缩,被毛潮湿,肛门脱垂,反应较为迟钝,目光呆滞,便质粘,气味较臭,快速尿素酶试验和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胃黏膜Hp定植率为90%,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
  (2)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表面欠光整,腺体排列紊乱,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和四联疗法组大鼠胃黏膜的腺体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匀有所改善,以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连朴饮低、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IHC结果显示,Bax蛋白在细胞胞浆内表达,蛋白表达趋势与WesternBlot一致。流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1、Th2、Th17、Treg、Th1/Th2、Th17/Treg比例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连朴饮高剂量组Th1、Th2、Th17、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IL-10、TG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联疗法组和连朴饮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IL-10、TGF-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连朴饮中剂量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5),连朴饮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5)。
  结论
  1脾胃湿热证是Hp相关性胃炎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连朴饮作为治疗方,疗效确切,深入研究连朴饮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出现与Hp感染后宿主胃黏膜菌群结构功能改变,机体免疫反应失衡,炎症状态增强,黏膜病理损伤加重有关。
  3复合因素造模可成功构建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连朴饮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改善细胞凋亡,发挥对模型大鼠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双料作物,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物倒伏是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到发生永久错位的现象,一般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玉米抗倒伏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性状,而玉米倒伏现象成为制约我国玉米高产、稳产、优质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玉米倒伏是复杂的数量遗传性状,目前对此性状的表型评价及遗传研究存在诸多困难。本研究通过对部分自交系的茎秆表皮穿刺强度测定、茎秆表皮细胞解剖结构观察以及茎
学位
本实验选用两个南方小麦骨干亲本R25,R88分别和16个北方高代小麦自交系按NCⅡ组配,收获F代,自交获得F代,分别对两组F代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两骨干亲本性状差异,和不同利用方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本实验组配的F代群体在大多数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性状不同,杂种优势效果各异。32个组合中,株高中正向中亲优势组合达到27个,21个高亲优势组合;10个穗长中
学位
本文论述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亚洲棉F群体偏分离的遗传分析,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量化与分类是收集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58份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19份材料是从国外引进。从有多态性的132个SRAP引物获得419个多态性位点,并建立了21个海岛棉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利用NTSYS-pc 2.1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J
学位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Linnaeus)C.L.Blume)属兰科(Fanuly Orchidaceae)、蝴蝶兰属(Genus Phalaenopsis,Blume,1825),是一种多年生附生植物。蝴蝶兰花形如彩蝶飞舞,色彩艳丽,是国际流行的名贵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洋兰品种之一,被誉为“洋兰皇后”。花卉在长期无性繁殖后
学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中度耐盐性植物,能忍受一定的盐胁迫。但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大,适于番茄生长的范围在变小,因此研究番茄的耐盐性对番茄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6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用不同的Na2SO4盐浓度(0、0.03、0.06、0.09、0.12mol/L)对番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Na2SO4盐胁迫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的影响;在番茄幼苗期,用另外5
学位
Diapause is a state of dormancy widely observed in insects where metabolic processes a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permitting individuals to persist in a quiescent state to temporally avoid unfavorable
学位
谷蠹(Rhyzoperthadominica(Fabricius))属鞘翅目,长蠹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储粮害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寄主广泛。幼虫有发达的上颚可以蛀蚀完整粮粒和碎粒引起谷物损失。一粒粮食可以被多头谷蠹钻蛀,它们一旦钻入很难防治,被认为是抗药性最强的储藏物害虫之一。本文比较研究了谷蠹抗PH3品系与敏感品系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差异,旨在为谷蠹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1、谷蠹抗PH3品系
学位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将使得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与之接触。纳米粒子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其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引起了广泛关注。纳米氧化铁以其良好的超顺磁性和靶向定位性,成为磁共振成像诊断、磁性药物载体及肿瘤靶向定位治疗中的热门生物材料。在纳米氧化铁广泛使用的同时,FeO、FeO纳米粒子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也引起大家的关注。氧化铁除了具有磁性的特质之外,还具有氧化还原性,在机体内可介导活性氧自
免疫芯片是蛋白质芯片的一种,是指固定于支持介质上的蛋白质构成的微阵列。该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研究是以伏马毒素B、葡萄球菌肠毒素A、B为检测对象,建立了用于伏马毒素B、葡萄球菌肠毒素A、B检测的免疫芯片的技术方法。本研究先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醛基化玻片表面,利用经戊二醛等试剂处理过的表面带有醛基的玻璃片作为载体,通过载体表面的醛基与抗原或抗体的游离氨
学位
背景和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目前肝癌发病机制虽有多种假说,但确切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是其妨碍提高防治水平的关键科学问题。多年来防治肝癌的策略主要集中于抗病毒和肝癌细胞本身,忽略了人体内在宿主因素的影响。随着肝癌微环境概念的提出,其作为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慢性肝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形成的异常肝再生微环境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研究通过改善肝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