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取得显著成就和进步的同时,居民收入状况却喜忧参半:一方面,经济体量增速迅猛,城乡居民总体物质生活和收入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仍不容忽视,收入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会拖累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凝聚力。在上述背景下,提升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尤其是代际收入流动性,无疑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而确保中国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增长。因此,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严谨测度,以及代际收入传递内在机制的研究具有学术的重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本研究试图全面地总结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的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探究这一事实的形成机制,并提出改善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到底处于何种水平,从不同的流向来看,其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即事实问题。第二,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传递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即机制问题。本文在回顾和借鉴有关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领域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具体而言,第三章和第四章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面板数据,分别基于未考虑收入流动方向的传统视角和考虑了收入流动方向的新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经典和前沿研究方法测度了中国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包括向上流动性和向下流动性),并系统地比较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户籍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差异。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截面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分别从人力资本视角和社会资本视角探讨了代际收入传递的内在机制,且对不同年龄群组和不同户籍的居民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视角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不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细分城乡来看,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提高速度相对较慢,流动性水平依然低于农村居民,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差距不断扩大。就不同年龄的群体而言,70后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60后居民。(2)基于考虑了收入流动方向这一新的视角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近十多年来,中国居民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和强度均有所提高,而向下流动的可能性和强度则略微下降。这说明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上升趋势由向上流动性所推动。细分年龄群组来看,70后城镇居民的向上/下流动性均低于60后城镇居民,但70后农村居民的向上/下流动性要高于60后农村居民。(3)针对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在中国社会代际收入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父代收入水平的提升将促进子代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子代收入水平的增加。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结果表明父代收入对子代人力资本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因果影响。此外,父代收入水平的提升对子代人力资本积累的正效应存在城乡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一发现可以为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4)针对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的研究同时还表明,社会资本在代际收入传递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现为父代收入水平的提升将促进子代社会资本积累的增加,进而促进子代收入水平的提升。基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比较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城镇居民的正效应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这一发现可以为城乡收入差距趋于扩大的现象提供另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代际收入传递中的社会资本加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利于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分析引入了收入流动方向这一新的视角,突破了同类研究仅考虑总体上的流动性水平而忽视流动方向的缺陷;基于上述新视角的研究表明,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以向上流动性为主导的演变趋势,说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这一研究结论具有新意。(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国际前沿的代际收入秩回归系数法来测度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克服了目前同类文献所普遍采用的代际收入弹性方法忽视线性假设的不足,提升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对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分析,突破了以往文献忽视内生性问题的缺陷,提升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