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国内主要产于湖北、陕西、河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拐芹为我国湖北神农架地区常用中草药,主要用于感冒鼻塞、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治疗胃痛疗效确切,在神农架地区和土家族中享有盛誉。
目的:本论文对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其中含量比较大的化合物在细胞毒作用方面进行初步的药理活性研究。
方法:从拐芹95%乙醇提取物中,经溶剂分步提取,应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并运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参考文献报道的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以A549细胞、MCF-7细胞、WM983a细胞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测定吸光度,观察化合物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乙酰石当归素、栓翅芹烯醇和拐芹色原酮A和异氧化前胡内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从拐芹中分离纯化得14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S-(-)-O-乙酰基亥茅酚(3S-(-)-O-acetylhamaudol,Ⅰ),α-香树脂醇(α-amyrenol,Ⅱ),3-Hydroxy-3,6-dimethyl-2-(3-methylbut-2-enylidene)-3,3a,7,7a-tetrahydrobenzofuran-4(2H)-one(Ⅲ),异氧化前胡内酯(Iso-oxypeucedanin,Ⅳ),拐芹色原酮A(Angeliticin A,Ⅴ),去甲基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Ⅵ),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栓翅芹烯醇(Pabulenol,Ⅷ),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 hyarate acetate,Ⅸ),乙酰石当归素(Saxalin acetate,Ⅹ),蔗糖(Sucrose,Ⅺ),E-4-羟基-4-甲基-2戊烯酸(4-hyaroxy-4-methyl-2-pentenoicacid,Ⅻ)和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13))。
对拐芹中得到的五个化合物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乙酰石当归素、栓翅芹烯醇和拐芹色原酮A和异氧化前胡内酯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作用的实验发现,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在高浓度时对三种细胞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大;乙酰石当归素、拐芹色原酮和异氧化前胡内酯仅在高浓度时对MCF-7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对A549和WM983a细胞抑制作很弱;栓翅芹烯醇仅在高浓度时对WM983a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对A549和MCF-7细胞抑制作用很弱。
结论:化合物Ⅱ,Ⅸ,Ⅹ,Ⅻ为首次从拐芹中分得,化合物ⅩⅣ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对拐芹中得到的五个化合物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乙酰石当归素、栓翅芹烯醇和拐芹色原酮A和异氧化前胡内酯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作用的试验发现,其中乙酰水合氧化前胡素在高浓度时对三种细胞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大;乙酰石当归素、拐芹色原酮和异氧化前胡内酯仅在高浓度时对MCF-7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栓翅芹烯醇仅在高浓度时对WM983a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