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对超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高性能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有重大的工程意义。石墨烯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但是石墨烯的分散性差、界面结合弱是限制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难点。本论文采用二氧化碳(CO2)和镁熔体的气-液反应实现了石墨烯的原位合成及氧化镁纳米结构的同步修饰,开发出一种原位自生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首先,系统的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对超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高性能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有重大的工程意义。石墨烯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但是石墨烯的分散性差、界面结合弱是限制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难点。本论文采用二氧化碳(CO2)和镁熔体的气-液反应实现了石墨烯的原位合成及氧化镁纳米结构的同步修饰,开发出一种原位自生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技术。首先,系统的研究了镁熔体温度与CO2气泡对石墨烯质量及生长速度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相关的生长机制。其次,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以及EBSD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阐明了原位生长的石墨烯对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微观组织结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揭示了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CO2气体为碳源,构建的CO2和镁熔体的气-液反应过程能够实现石墨烯在镁熔体中的可控生长,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Na Cl与KCl混合熔盐直接在镁熔体中提取石墨烯粉体的宏量生产工艺。镁熔体温度的提高可以促使石墨烯拥有更高的结晶程度,但温度提高会加剧CO2对石墨烯表面的刻蚀作用从而产生多孔结构。通过相似性试验模拟了熔体中的气泡生长情况,不同气体流速下形成的CO2气泡尺寸差距较小,但气体流速的增加导致了气泡的生长及从表面逸出的时间减小。低气体流速会使得石墨烯在镁中拥有更高的生长速度与更少的缺陷密度。机械搅拌能够提升气泡与镁熔体接触面积,显著的提升CO2气体的转化效率。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石墨烯合成工艺为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CO2的气体流速为900 m L/min,熔体温度为680℃,石墨烯的生长速度达到180 mg/min。原位气-液反应过程能够实现石墨烯在镁基体晶粒内部均匀分散。一方面,由于石墨烯表面Mg O纳米颗粒的修饰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小石墨烯片间的范德华吸引力,在布朗运动的排斥力作用下抑制了石墨烯在镁熔体中的团聚;另一方面Mg O纳米颗粒还能够改善石墨烯与镁熔体间的润湿角,从而在凝固过程中被固液前沿吞并在晶粒内部。在热挤压过程中,复合材料塞积在石墨烯周围的位错通过重排逐渐形成小角度晶界,小角晶界形成后通过继续吸收界面处的位错逐渐增加取向差从而产生大角晶界,由于石墨烯对晶界的钉扎,抑制了大角晶界的迁移,最终大角晶界通过不断吸收位错持续旋转而完成再结晶过程。挤压后石墨烯由晶粒内部均匀分布逐渐向晶界处呈条带状分布转变。通过原位气-液反应结合热挤压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强度与模量的协同提升,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Mg-6Zn基体高约21%、50%和29%。复合材料还能够保持较高的塑形变形能力,实现了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一方面,挤压态复合材料通过羧基官能团的化学键合在石墨烯表面形成了稳定的Mg O修饰结构。在这种界面结构的作用下,促使应力通过界面区域有效地从Mg-6Zn基体转移到增强体,充分发挥石墨烯的固有性能,最终展现出优异的载荷传递强化效率。另一方面,挤压后复合材料获得了细小的晶粒尺寸。由于晶界处分布的石墨烯对位错运动具有更强的阻碍作用,充分发挥了细晶强化的效果,从而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实现了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NiCoMnIn(Sn)合金具有大的磁致应变和磁热效应,在智能驱动和冷储结构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探索提高磁致应变和磁熵变的有效方法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论文提出利用电子辐照引入缺陷,提高奥氏体饱和磁化强度,增强磁致应变和磁热效应的新方法。论文采用(Lorentz-)TEM、(HE)XRD、XAFS、M(?)ssbauer谱以及DSC、PPMS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子辐照NiCoMnIn
随着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对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各种能源的开采和消耗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最有希望的道路之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在短短十余年间就达到了25.5%,是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的后起之秀。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自身较低的空穴传输性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限制了它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利用延展π共轭骨
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强化是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研究功能表面的高效加工与制备技术对于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超疏水表面优良的抗润湿能力使其在流体减阻和液滴操控中发挥重要价值,在产品改良和升级中有广阔应用前景。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放电凹坑叠加形成了凹凸不平的表面,这种表面独特的微观形貌特征影响了润湿性,若加以利用便可以用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本文以电火花加工形成的表面为研究
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特点限制了其在磨损环境下应用。通过热源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一层高硬度耐磨涂层,可在基本不影响其塑韧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此外,采用送丝熔覆法可以解决目前广泛使用的粉末熔覆法存在的材料利用率和熔覆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分别以内含TiB2、A160V40、Ti6Al4V混合粉末的Ti-TiB2粉芯丝材和内含B4C粉的Ti-B4C粉芯丝材为熔覆材料,结合TIG送丝熔
铜及其合金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工程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然而,相对较差的力学性能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使用。材料复合化是提高金属材料力学和电学等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以石墨烯和类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片(Carbon nanosheet,CNS,是厚度小于100纳米的碳材料的总称,包括单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类石墨烯碳片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力学、电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电子设备的性能发挥,以及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优异的电磁吸波材料应满足新型吸波材料的“薄、强、轻、宽”的目标。本文针对以上目标,开展了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在石墨纳米片(Graphene nanosheets,GNs)介电损耗的基础上,增加磁损耗机制,以获
有机太阳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具有几个优点,它们柔软轻便、可以在溶液中加工、并能大面积印刷生产。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有机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PCEs)已经超过了19%。然而,面临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有机太阳电池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机太阳电池的PCE较低,且理论研究不足、成本过高、稳定性差、制备过程毒性大。本论
气凝胶极高孔隙率和超大比表面积结构特点赋予其优异性能,常用在催化、过滤、储能、隔热和隔声等领域。由于其极低的密度和优异的隔热性质,在航空航天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气凝胶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为背景,选取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系统研究了带电粒子在纳米多孔材料中的输运规律;采用纳米压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谱仪等设备
我国殡葬改革已经推进了60多年,但是殡葬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实现理想的制度目标,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的正式制度,受到了来自农村内生的非正式制度的抵制,使得农村殡葬改革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冲突关系。厘清制度冲突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并对农村殡葬改革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进行积极调适,是推动新时期殡葬文化转型、形成殡葬新风尚的重要内容。
TiAl由于其独特的热-物理性能优势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之一,诸如低压涡轮叶片、航天飞机壳体和导弹尾翼等关键结构件的制备都可以通过对TiAl合金板材/箔材进行进一步热塑成型得到。然而TiAl由于晶体结构对称性较差而具有本征脆性,使得其几乎没有室温塑性且热成型能力很差,因此TiAl板材的制备十分困难。本文以TC4合金箔与Al-2Si合金箔为原材料,通过热压及反应退火的方法制备了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