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为研究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中,将M形巩膜瓣支架植入巩膜瓣下,形成一个能储存房水的缓冲腔隙,同时在巩膜瓣下平坦部咬切深层巩膜窗口,在借助支架保持原滤道引流的基础上增加葡萄膜巩膜通道房水引流,称“滤道成形联合睫状体上腔开窗术”。验证PMMA材料制成的巩膜瓣支架植入巩膜瓣下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获得房水引流到葡萄膜巩膜通道的证据。此外要证实本支架无诱发纤维化的负面作用。方法:选用25只大白兔,用作自身对照法比较滤道成形联合睫状体上腔开窗术(实验组)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的术后效果。经过2个月的系统观察,获得了不同时期的眼压、前房形态、滤过泡形态、UBM活体检查、放射学检查、病理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资料。结果:1.未发现任何毒、负作用和不良反应。2.眼压变化的差异:实验组术后1W、1M和2M眼压值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W和1M眼压与术前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2M时眼压与术前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d前房深度不同程度变浅,术后2d、3d、1W前房深度恢复到术前4CT水平的分别为8例/11例;17例/16例;23例/24例,无显著差异,无浅前房。4.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W、2W、1M、2M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分别为100%/100%;90.0%/35.0%;33.3%/6.7%;40.0%/0%。5. UBM检查显示术后1M,实验组可见房水滤过通道仍存在;对照组可见房水滤过间隙消失,巩膜瓣粘连。6.术后1M,两组取平坦部巩膜部位做放射性r计数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位组织放射性计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7.病理结果显示术后1M实验组可见支架存在的间隙,肉芽组织逐渐成熟,逐渐纤维化,可见少量胶原组织。对照组手术区组织纤维化明显,逐渐被纤维组织修复。术后2M实验组可见支架存在的间隙,手术区纤维细胞增多,胶原增多。对照组手术区胶原增多,纤维化明显。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W、2W、1M和2M时PCNA阳性细胞计数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均是P>0.05)。结论:1.本文在正常兔眼自身对照的研究结果证实,滤道成形联合睫状体上腔开窗术降眼压效果好,作用持久,无明显并发症,未引起过度组织增生,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2.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瘢痕形成过程相似,实验组没有出现过度的组织增生反应。说明本实验新术式安全有效,不会引起过多的纤维化。3.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眼压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传统小梁切除组。4.通过两组滤过形态和功能性滤过泡的比例以及UBM检查证实,实验组的巩膜瓣支架对滤过泡有“成形”作用,从而增强并延长了降眼压效果。5.实验组手术将葡萄膜巩膜通道切开,房水进入葡萄膜巩膜间隙引流,揭示葡萄膜巩膜引流是实验组术后房水的主要引流途径。小梁切除术后房水主要是从球结膜滤过,很少能透过致密的全层巩膜进入脉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