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_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的数据显示,西藏自治区的GDP为1477.63亿元,自治区旅游的总收入为490.14亿元,旅游产业总收入占西藏GDP的比例为33.2%,旅游产业无疑已成为西藏自治区的支柱产业。虽然西藏旅游产业的总收入比例很高,但同时,旅游产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如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从业人员素质需要提高、创新能力较低等。研究其结构优化以促成更快更好发展,对于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计量方法,对西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及高效化这三个角度出发,选取了6个指标,以西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西藏2003-2017年的八个制约因素做为解释变量,进行了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的问题及原因有:第一,西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快速提升但存在结构问题。虽然优化水平呈现快速提升态势,但高度化和高效化水平却非常不稳定且总体水平低下,显著拖缓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第二,旅游产品结构较单一且水平不高。西藏现有的景区资源的类型及分布不合理,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类比重过高,旅游线路以游览观光类为主[1]。第三,旅游产业外部结构水平不高。西藏的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第一产业明显发展不足,而第二产业明显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加工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低。针对以上问题,为提高西藏旅游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高效化水平、产品结构水平及产业外部结构水平,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1)优化西藏旅游产品结构;(2)加大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3)推动西藏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4)改善旅游人力资源缺乏状况;(5)加快第一产业及加工业创新发展;(6)鼓励旅游产业科技创新。
  之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普遍认为,人力资源情况的改善会提高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及产业的技术创新等,但本文研究的结论显示旅游专业学生数的增加起到了反向作用。结合历年数据来看,西藏旅游专业学生数波动幅度很大,旅游产业就业人数波动幅度较大,而负面影响很小,可以考虑为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没能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业的劳动力。由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局限,这些指标的选取还有待商榷;因为有些数据无法获取而被迫放弃使用某些指标,可能会对结论造成影响;对测算结果的经济解释可能也不是很完善;希望以后研究相关主题的研究者能克服这些困难,为西藏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出更宝贵的意见。
其他文献
西夏时期佛教兴隆。可以说寺院林立是西夏社会的一个基本情况。因此,研究西夏寺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研究以佛教为中心的西夏社会生活。这其中既包括西夏佛教宗派的传布情况,也包括西夏建筑、绘画、印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包括西夏契约借贷、结社共济等经济领域的现象。  过往的研究对西夏寺院的研究还较为分散,主要侧重于对建筑特征或艺术风格,对西夏寺院的完整面貌和分布情况认识较少。有鉴于此,作为这一领域的工具索引和
学位
八塔变是11世纪初伴随宋夏掀起的赴印取经热潮以及《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八大灵塔梵赞》的流传而兴起的佛教经变新样式。八塔变通常以释迦牟尼八塔代表释迦牟尼自降生到入涅槃的八个场景,即树下降生、干佛化现、三道宝阶、猕猴献蜜、初转法轮、调伏醉象、降魔成道、入涅槃八种场景,象征释迦牟尼自诞生、出家、降神、说法、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一生八个重要人生事迹。在一定意义上,它以八相的形式代表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学位
党中央历来重视“三农”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多面临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空洞化、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事关广大农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逐渐地便形成了众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大家园。回族是本着本土民族的的身份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众人皆知,少数民族回族是特别信仰伊斯兰教的,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上、风俗上,都秉承着伊斯兰教的要义,因此,回族葬礼的《游坟念诵》与伊斯兰教文化是分不开的。在中国,伊斯兰教之所以渐渐形成了特殊的,且据有双重特点的宗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我国受到了本国国情、儒家思想与文化等
学位
鄂伦春族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其代表性的民间说唱文学“摩苏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形成的。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大、小兴安岭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环境,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他们提供了水源,天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使得鄂伦春人民直到解放初期还过着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因为这独特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摩苏昆”作品具有题材众多、内容丰富、质朴简单、生动形象的特点。而近代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纷纷打造具备自身文化特点的旅游产业链,行业发展趋势迅猛,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体验当地的生活已经成为旅游者重要的旅游动机。而延边地区具备独具特色的建筑、歌舞、服饰、饮食等丰富多样的朝鲜族文化资源,应利用地区内部地理及文化优势打造朝鲜族民俗文化,建设旅游名地并注重自治州文化资源开发,尤其是朝鲜族“三老人”作为朝鲜族独有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延边地区方言为基础,融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国情,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断,开启文化工作的新实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是一个相互交融、不可分离的共同体。中华文化集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一体,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的根源。  文化因自觉而自信,全面、正确、深刻地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批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良性和可持
学位
西藏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根据中央治理西藏的精神与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西藏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从国家整体战略与地区协调发展角度对西藏做出客观评价,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西藏社会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发生了翻
学位
从中国民族政策体系对西藏特殊优惠政策为框架脉络,先论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西藏金融扶贫政策、发展不平衡、共同富裕的相关概念,特以中央国务院政府层面、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层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及拉萨中心支行层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及西藏分行层面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性文件,来突显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下的西藏金融扶贫政策。在此基础上,阐释出公平理论、反贫困理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理论等基础理论
学位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要和邻近或周边的各民族联系和交往,这就使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民族交往是民族联系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和深化,民族交融是民族共性因素增强的目标和结果,是加强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必要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最初,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往往发生在临近的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