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 cv.‘Redglobe’)和‘克瑞森无核’葡萄(Vitisvinifera L. cv.‘Crimson Seedless’)为试材,研究了采前施用乙醇和氯化钙对果实成熟衰老与贮藏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对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机理;开展了乙醇与热处理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探讨其对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及果实抗病机理;同时,研究了采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对果实品质与贮藏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其影响机制,为调控果实成熟,解决葡萄贮藏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腐烂严重、品质差等问题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葡萄果实采收前的转色期,用15%乙醇和1%氯化钙喷施处理‘红地球’葡萄,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显著的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进程。其中,乙醇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延后了7d,氯化钙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延后了14d。乙醇处理延缓了果实着色进程和TSS的累积及花青素含量的增加。氯化钙处理则显著增加了果实的重量和TSS含量,但在采收时,果实的花青素含量比对照略低。建立了一种直接进样在线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ESI-MS/MS的高灵敏度的检测葡萄果实内源激素的方法,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ABA含量的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和氯化钙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但氯化钙处理大幅度抑制了ABA的峰值。处理果实的内源ABA含量在整个成熟过程中都低于对照,其着色和成熟过程相应也被延缓。2.用10%、15%、20%乙醇分别溶入1%的氯化钙(CaCl2)处理‘红地球’和‘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正常成熟时采收,在0℃条件下分别贮藏70d和75d。测定相关品质和生理指标的结果表明,处理显著抑制葡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上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增加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冷藏结束时,使‘红地球’葡萄的腐烂率12.4%减少到4.3%,‘克瑞森无核’葡萄的腐烂率从8.2%减少到3.7%。3.用10、30、50mg·L-1GA3分别于葡萄开花前5d和盛花后期对‘红地球’和‘克瑞森无核’果穗进行2次微喷,果实正常成熟时采收,测定品质及贮藏生理特性的指标表明,采前使用30mg·L-1GA3处理可使采收时‘红地球’葡萄和‘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单粒重量分别提高29.33%和32.30%,平均单穗重量分别增加49.71%和33.36%,有效控制葡萄冷藏期间的腐烂和落粒,显著抑制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维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滴定酸的下降幅度,延缓果实丙二醛的生成,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4.用10、20、30mg·L-16-BA分别于葡萄开花前5d、花后3d和花后10d对‘红地球’和‘克瑞森无核’果穗进行3次微喷,果实正常成熟时采收,结果表明,采前施用20mg·L-16-B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葡萄果实单粒重和单穗重,有效控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与落粒,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速率,维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滴定酸的下降,提高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葡萄的贮藏品质。5.‘木纳格’葡萄采收后,分别用30%、40%、50%乙醇进行浸果处理,以SO2处理果和清水处理果作为对照,然后放在低温下贮藏。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的结果表明,40%的乙醇处理能有效控制葡萄贮藏期间果实的腐烂,减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同时,研究45℃热水处理6、8、10min对‘木纳格’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8min能显著降低葡萄贮藏期间的腐烂率,抑制果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和果肉硬度、CAT活性的下降,提高果实的POD活性,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改善果实的贮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