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插入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话语,也能增强话语的表达效果。同时,插入语的运用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插入语教学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国内关于现代汉语插入语的研究相对薄弱,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插入语教学研究更很少有人问津。本文力图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插入语和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中介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学习者汉语插入语使用的特点,并对插入语进行偏误研究,以期找出相关规律,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本文首先在前贤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插入语进行界定,讨论了插入语的性质,指出插入语是句子的一种语用成分,把它与象声语、感叹语、添加语、外位语、全句修饰语进行了比较,找出了他们之间的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明确插入语的范围。学者们对插入语的分类标准看法不一,有的从作用划分,有的从语义上划分。本文根据插入语的结构形式,将它分为单词类、词组类和复句类,发现单词类和复句类插入语不是很丰富,词组类插入语较丰富。同时,我们又以插入语的语用价值为突破口,将插入语分为字面理解插入语和引申理解插入语。最后,我们发现,插入语出现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尾。其次,我们以调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安徽大学留学生口语语料为基础,分析了留学生插入语使用情况。习得情况最好的插入语是:主谓结构类“我觉得”、字面理解类“我认为”“坦白地说”和句首类。我们又分初级、中级两个阶段作了定量研究,确定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习得顺序。从结构形式来看,最早习得的是主谓结构类,其次是偏正结构类、介词结构类、动宾结构类。从语用价值的隐显来看,最早习得的是字面理解类,其次是引申理解类。再次,对语料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我们排除了错字、别字等偏误,只是从语法角度来对语料库中出现的插入语偏误现象进行描述。我们从错用、滥用、漏用这三种类型展开偏误分析。错用就是错误地使用插入语,这种偏误有两种类型:语境错用和搭配错误。语境错用的原因是留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目的语具体语境特点,搭配错误和母语的负迁移有关。滥用就是不该用插入语的地方用了插入语,它和规则的过度泛化相关。漏用就是该用插入语的地方不用插入语,这和留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有关。同时,从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看,大纲、教材编写的失误、讲解和训练的失误也是造成插入语偏误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提出,要根据习得特点、偏误类型及原因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外汉语大纲和教材应该给予现代汉语插入语更多的关注;高级阶段要进行适量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基本知识教学;采用分阶段教学法;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建立语境与插入语的联系;注意形似和用法近似插入语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