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硫簇化合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关于铁硫簇合物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氢化酶化学,尤其是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研究,把铁硫簇化学的研究推向了又一高潮。因此,本论文开展了铁硫簇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研究。 本论文中合成了八个新型铁硫簇配合物、六个新型膦配体取代配合物以及五个含半胱氨酸配体的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配合物。除了用1H NMR、I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外,还测定了一些含膦配体配合物的31P NMR谱,另外测定了含半胱氨酸配合物的质谱,并测定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单晶分子结构。 利用巯基乙酸甲酯或巯基丙酸乙酯在三乙胺存在下与Fe3(CO)12的反应,合成了活泼络合盐负离子{[(μ-CO)Fe2(CO)6](μ-SR)}-[Et3NH]+,并进一步用此活泼络盐与亲电试剂芳香酰氯反应,合成了八种结构新颖的蝶状铁硫簇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一个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利用上述合成得到的酰基铁硫簇配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了六个膦配体取代的铁硫配合物。并对他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配合物取代前后各种谱图数据的变化,研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进一步丰富了铁硫簇的反应化学。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一个膦配体取代配合物的分子结构 鉴于半胱氨酸在唯铁氢化酶催化产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活性中心蝶型骨架基础上引入了L-半胱氨酸配体,得到了五个新型配合物。其中一种为预料外的新型手性桥连配合物,通过1H NMR、IR、元素分析及X-单晶衍射技术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提出了相应反应机理。 另外,我们用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膦配体取代配合物及含L-半胱氨酸配体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并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分析和总结了影响这些模型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能力的基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