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由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直接引起的独特社会现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结构的特殊性,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一种不利于成长的环境中。一方面父母的缺席使儿童照护关系中的主体与对象产生空间上的分离,难以保证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亲子关系的疏远又使儿童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慰藉和科学教育,对孩子的性格构成和社会化发展造成阻碍。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兴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阻碍。因此,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健康水平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健全的制度保障,也是帮助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妥善应对社会转型和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的重要依据。回顾文献可以看到,现有文献在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上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中仍然存在概念不统一、分析不全面、研究视角单一等问题:第一,较少有研究全面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内容,研究结果较为单一。第二,我国学者大多从心理学或营养和卫生的角度来探讨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未能深层次挖掘其背后的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因素,缺乏一定的多学科视角。第三,国外研究的留守儿童与我国存在概念上的差异,其家庭结构和社会背景也与我国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其研究结论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第四,国内研究大多使用全国性调查项目的二手资料,相关变量范围较窄,选择有限。第五,部分测量指标是按国外实际情况编制的,研究时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鉴于此,为探究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2017年“四川省J县留守儿童问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家庭理论、家庭社会学理论、依恋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出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评价体系和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通过详细的描述与论证,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就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现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势必会增加留守儿童的健康风险。第一,留守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相对更低,家庭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的拥有率以及家庭所在地配套设施的可及性都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第二,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较少,其感情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第三,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不稳定,大部分留守儿童由其他亲属抚养,他们大多具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状况较差的特征。第四,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略高于非留守儿童,零花钱数量比非留守儿童少,放学后也存在缺少监督的情况。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的确会因父母的外出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身体健康水平。两类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在身高、体重、BMI和HAZ上并不存在太大差别,其自评健康和自评体力状况也都处于较好水平,但留守儿童患各类常见疾病的概率和因病就医的次数都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第二,心理健康水平。在自我认同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未表现出自信心缺乏的问题,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较低,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值也比非留守儿童更差。在孤独感受方面,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得分更高,说明父母外出会使留守儿童出现明显的孤独情绪和自卑感。在抑郁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做错事的挫败感、消极情绪和对自我的否定。第三,社会适应水平。在社会交往上,留守儿童更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并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实际行动却表现出被动和内向的特点,这种矛盾体现出了留守儿童的社交障碍。在积极进取能力上,非留守儿童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更强的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而这些事物对留守儿童的吸引力相对更低。在高效执行能力上,留守儿童具有更好的专注力和执行力,生活中更有主见,对学习也保持更高的兴趣。说明逆境可以提升儿童的心理弹性,使其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快速成长。回归结果显示,儿童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健康水平的高低,也是社会、经济、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女孩的孤独感更明显,但其社会交往能力也比男孩更强。其次,在家庭因素方面,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主要受父母婚姻关系的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主要受亲子关系的影响。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会增加留守儿童患病就医的次数,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则是显著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三,在监护人特征方面,隔代抚养会增加父母均外出留守儿童患病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较高的监护人拥有相对科学的教育方式,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执行力,降低其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监护人的关心程度也是显著改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第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稳定和亲密的社会关系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感和情感支持,从而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促进其心理建设和社会化发展。第五,身体健康与社区卫生环境存在显著联系,使用卫生水源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患病风险。基于以上结果,按照留守儿童支持体系的基本路径,本文认为,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去除留守儿童标签,正确引导社会大众。社会文化价值观会对儿童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引导大众对留守儿童群体形成正确的认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健康的文化和舆论环境。第二,改善家庭成长环境,加强亲子有效沟通。父母应尽量在孩子发育较为健全之后再外出,已外出的父母则应增加与孩子团聚和交流的频率。同时正确选择监护人,通过及时的沟通确保其教育方式和生活照料的科学性。第三,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学校监督管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留守儿童提供基本就学条件。根据本校情况建立相关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日常帮助和统一管理。提高对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情感的关注,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为其搭建一个学习和沟通的平台。第四,建立社区支持体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以村或社区为单位建立关爱中心或相关工作机构,引入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加强社区环境的监管和治理,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第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重视儿童医疗保健。完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提升儿童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的可及性。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同时注重社区卫生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改进卫生水源和卫生厕所等基础生活设施。第六,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多渠道地发展地方经济,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医疗和养老等制度改革,促进城市地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农村居民和流动家庭的基本权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较为完整与系统的理论,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第二,以比较分析的独特视角,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直观地反映了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第三,使用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进行的调研数据,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我国留守儿童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问题范围广,具有较大的针对性。研究不足与展望:第一,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忽略健康的年龄差异和地区差异。第二,未使用通用的权威性量表,测量内容可能存在不够全面和完整的问题。第三,数据属于截面数据,缺少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健康状况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无法反映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发展情况。为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未来将考虑扩大样本范围,完善问卷题目,结合权威性量表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为留守儿童支持体系的建立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