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知识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引致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共同发展。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系统论、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从辨析城市地域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分析影响城市地域系统的成长条件,结合城市类别与作用范围的关系讨论,把城市地域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八种基本形态,从城市地域内部、城市区域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区域网络四个层面对城市地域系统的空间作用原理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创造性地提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遵循能级、对等、俘获和入赘四原则。在对城市地域系统空间结构、性质的分析基础上,认为现实的城市地域系统呈半网结构,构筑了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划分城市地域系统基本单元的方法,据此结合都市空间形态把中国城市地域系统的空间类型划分成两大类七种;其后,提出科学调控城市地域系统发展的对策。第一章剖析了城市地域系统的基本内涵,认为城市地域是指区域范围内城市及区域关系的总和。城市及其不可分隔的外围区域构成城市地域的基本单元,它的融合、演变、发展所形成的城市地域空间体系被视之为城市地域系统。第二章系统论述了条件要素对城市地域系统的作用形式、作用强度及其作用的时空效果,认为城市发展的理念与价值观贯穿城市地域形成演化的全过程,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条件是构筑城市地域系统空间构架的型铸因素,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社会文化要素对城市地域系统呈现双重作用。第三章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同层次城市地域功能作用范围,把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划分成农业型城镇、工业型城镇、农业地区城市、工业地区城市、国家工业城市、国家服务城市、工业型世界城市、服务型世界城市八种类型;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型城市的地域空间特征进行了论述。文中还对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地域类型<WP=5>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章构筑了城市地域系统空间作用的四个层次,并分层次阐释了各自的作用机制与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的四原则。第五章指出城市地域系统结构呈具有活力的半网结构,在分析其可测度的基础上,提出定量与图上作业相结合的划分城市地域系统单元和组织地域系统的方法,根据中国城市地域实际,把中国城市地域系统划分成:大都市带、大都市、都市区,星座式城市、“核心—外围”城市、线状城市和孤岛型城市共七类城市地域。第六章分析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地域系统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调控城市地域系统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由广西膨胀土的固结试验,确定了广西膨胀土的体积变形指标。对依托工程膨胀土进行了现场静力触探试验,根据比贯入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特征,确定了膨胀土活动区深度。给出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实践中,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劳动关系的,一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深人透彻,诊疗手段也更先进丰富,但目前很多疾病仍未得到较好的治疗和控制。一些疾病多是社会、环境、心理和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当前关于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生命伦理学标准。为此,通过梳理人们对生命伦理学共识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考察了生命伦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汽油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中高档汽油中。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项试验以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
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复合膜在发光、光致变色、磁性、电性以及催化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多酸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制备具有多功能特性的多金属氧
设计的民族化教育需要构建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系统教学模式。文章以山西长治学院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和梳理其依托的上党地域文化资源,探索传统艺术理论与技法知识融入现代设计
高等学校的管理干部是实施高校管理的主体,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
论文在总结前人有关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论文的研究以创建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球队型企
“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表明了后现代主义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尽管这发源于西方的社会、文化和艺术思潮本身的这些特征及其发展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