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M教育是融合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四门学科的教育,旨在培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备21世纪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始于美国,当前受到全球多个国家的关注。同样,在我国今年刚刚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了 STEM教育中T与E在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性。STEM教育虽然受到重视,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开展还略有不足。为了解美国STEM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发展状况,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STEM教育提供一点参考,本文将从STEM教育的视角,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美国主流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启蒙》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由以下几章组成:第一章,引言。从STEM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热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对STEM教育的需要和教材的价值三方面介绍研究背景,阐明本研究的意义所在,然后概述STEM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研究设计。本文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在了解STEM教育发展过程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内容,选取研究方法。第三章,基于STEM的《科学启蒙》教材的定量分析。本章呈现了将教材知识点进行STEM分类后的结果,并从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融合三方面进行结果的量化分析。第四章,基于STEM的《科学启蒙》教材的定性分析。本章从教材的栏目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呈现,价值取向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后发现教材的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复合型STEM人才,与国家的STEM教育目标相一致。第五章,结论与启示。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结论:1.《科学启蒙》教材注重STEM教育与生活的联系;2.注重STEM四门学科之间的交叉;3.注重探究实验与探索活动的开展;4.关注融合的同时不忘单科学习的重要性。并获得启示:1.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理念;2.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3.重视学生参与科学实践;4.把握好融合的度。第六章,不足与展望。叙述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