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梦寅《朝天录》中的明朝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朝鲜朝宣祖—光海君时期的文人柳梦寅(1559~1623年)在1609年第三次出使中国时所作的汉诗集——《朝天录》为中心,从“‘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民族即‘自我’对异国即‘他者’文化的看法,折射出了异国文化在本国诠释的情况”这一理论出发,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柳梦寅出使明朝的过程和个人性格特征,对诗中所呈现的明朝形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诗中蕴含了作者对明朝怎样的意识。为此,本文在第2章中对柳梦寅的生平和《朝天录》的创作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特别强调柳梦寅多次担任地方官,且先后三次出使中国的经历。同时,对柳梦寅文学和思想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第3章中,以《朝天录》为文本,对诗中体现的从自然景观到风土人情,以及文物制度等包罗万象的明朝形象进行分析,探究这些丰富的形象中体现了柳梦寅对明朝社会方方面面有怎样的认识。第4章中,对使行过程中作者在诗中表现出的对明朝的意识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探究柳梦寅在《朝天录》中体现的明朝形象和作者的对明意识。明朝形象方面:《朝天录》中表现的明朝形象充满了异国风情。总体上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形象,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的富国形象,掌握先进文物和制度的强国形象。尽管《朝天录》中也有对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描写,但作者只关注于他们可怜处境本身,并没有对此进行强烈的指摘或批判。作者的对明意识方面:作者对明朝的意识大体上可以分为羡慕,异质感以及疏离感,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朝天录》中对辽阔的自然景观,繁华的市场,先进文物和制度等方面的描写中充斥着诗人对明朝的歆羡之情;而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和纷繁杂乱的宗教文化时,诗人也表现出难以接受的异质感;踌躇满志的柳梦寅在明朝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因门禁制度的限制和语言不通等障碍屡屡受挫,也尝尽了被异国排斥的疏离感。本文旨在探究《朝天录》中体现的明朝形象和作者对明朝的意识,对《朝天录》中收录的252首诗进行观察,而后对其中代表性强的诗作进行更为系统且详尽的分析。从这点看来,本文填补了以往《朝天录》研究中的空白,具有独创性。此外,本文对研究柳梦寅和以柳梦寅为代表的朝鲜前期文臣的对明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发展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出现了货币资金绕开金融中介而直接在需求双方进行融通的“金融脱媒”现象。本文
我国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正式走入我国立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制度,尤其在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起步较晚的情况下,其诞生之初必然伴随着
目的:观察巨刺法(针刺健侧)联合常规针刺(针刺患侧)电针治疗脑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病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巨刺法联合常规针刺(针刺健、患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也是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引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我国各区域的平衡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可持续发
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称谓语作为语言系统中最常见的词语,在日常交际及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称谓语不仅可以体现人的身份和
本文以高密度电法作为研究课题,对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设备装置、在地下勘查与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等做了具体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先对高密度电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
加速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是近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总体上与发达国家尚存一定差距,但自2013年以来,随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
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影响农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焦点已经由传统上的疆土之争和意识形态之争,逐步向能源之争和因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转变。国家间围绕能源利益的博弈
在“超竞争”背景下,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创新,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维持和开发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