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一种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十分普遍的认知现象,也是社会学领域内长期令人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后,Greenwald和Banaji,还有国内的杨治良先生,分别提出了的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内隐刻板印象与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一样,成为了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和前沿研究热点。 地域刻板印象(regional stereotype)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有关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在国内外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多种测量工具,以城市新移民群体及本地居民群体作为被试,对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性,稳定性及其归因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 实验一采用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来启动被试的地域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地域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到外界刺激后所自动化激发的态度。而且不同的加工方式对于刻板印象的激活程度不同。地域刻板印象存在着明显的启动效应。 实验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作为测量工具,对地域刻板印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域刻板印象是比较稳定的。其程度随着群体融合时间的增加变化缓慢。同时也发现了地域刻板印象具有内群体偏爱的特点。 实验三采用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SEB问卷对于地域刻板印象的测量是有效的。同时也证明了地域刻板印象的稳定性及具有内群体偏爱的结果。更进一步的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来源的被试归因偏向有所不同,本地被试更倾向于表现出基本归因倾向。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网络服务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由传统的单一数据传输服务发展到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服务,网络服务类型的不同,对网络资源
当一个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证明责任分配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自罗马法时代,法学家们对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配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不同法系国家的证明责任的概念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我国企业面临的成长与发展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实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酮类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综述:(1)引言;(2)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机理;(3)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的类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政府需要面对日趋繁杂的公共事务,这对政府的能力是一大挑战。而公务员作为政府的人格化身,其绩效水平决定着政府管理国家经
随着国内寿险业的改革与开放,国内寿险竞争主体日益增多,寿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的寿险行业也是全球保险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参与全球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
远程监控是不间断电源UPS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为了解决工业现场UPS的监控问题,建立了适合机电设备的基于MODBUS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平台,实现了对RS-485总线
本文根据低纬热带大气中的风压场平衡关系对CISK-Rossby波进行了研究,指出对于弱对流加热,CISK-Rossby波既可以向东西方向传播,又可以向南北方向传播,并且这种弱对流加热所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教学已经开始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对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目前也不断深入。与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新型的
自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烟草作物问世以来,转基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农作物的生产和遗传改良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基因工程可能导致我们无法预测的植物性状改变,有时这种改变在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