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光催化降解氨氮废水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含氮化合物排放量急剧增加。氨氮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技术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热点。 TiO<,2>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处理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本文应用TiO<,2.光催化技术对氨氮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以氨氮为处理对象,从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条件、TiO<,2>掺杂贵金属Pt的改性和应用负载改性后的光催化剂降解实际氨氮废水三个方面对氨氮的光催化降解作了研究。探讨了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过程中原料的配比和制备工艺条件对Ti02光催化降解氨氮的催化活性的影响;贵金属Pt的掺杂对TiO<,2>降解氨氮的光催化活性影响;负载型Pt/TiO<,2>光催化剂对氮肥厂氨氮废水的降解工艺等。得出以下结论: (1)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以氨氮为降解对象进行光催化活性实验,讨论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TiO<,2>光催化降解氨氮活性的影响,确定TiO<,2>光催化剂应用于氨氮降解的最佳制备工艺。本试验确定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水解反应温度30℃,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n(H<,2>O)/n[Ti(OC<,4>H<,2>)<,4>]=5;n(C<,2>H<,5>OH)/n[Ti(OC<,4>H<,9>)<,4>]=20;n(HNO<,3>)/n[Ti(OC<,4>H<,9>)<,4>]=O.3; (2)为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更有效的将氨氮转化为目标产物N<,2>,实现氮的彻底去除,本文对TiO<,2>进行了Pt掺杂改性,制备了光催化剂:Pt/TiO<,2>。并用光催化法使水中的氨氮,经由光催化氧化氨氮、还原亚硝态氮形成气态产物N<,2>,实现水体彻底脱氮。实验考察了负载Pt的含量、pH值、Fe<2+>的添加对光催化剂催化氨氮活性的影响以及在太阳光照射下自制Pt/TiO<,2>对氨氮的降解效果。实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光催化剂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载铂量(质量分数)为0.5%的Pt/TiO<,2>光催化剂对氨氮的降解率最大,此时降解率为87.60%。且在Fe<2+>的存在下,没有硝态氮等副产物的产生,对氨氮的降解率为86.92%。体现了该催化剂具有将氨氮转化为N<,2>的良好光催化氧化选择性。在太阳光照射下该催化剂对氨氮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试验自制的Pt/TiO<,2>光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对氨氮的降解率为60.39%。 (3)采用自制的负载型Pt/TiO<,2>光催化剂处理初始氨氮浓度为342.56mg/L的某氮肥厂氨氮废水。研究表明催化剂的负载次数、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强度、pH值、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都对光催化降解氨氮有一定的影响:负载两次的光催化剂Ⅱ-Pt/TiO<,2>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载体负载Pt/TiO<,2>的量(质量分数)为10.30%;催化剂的最佳投加量(以Pt/TiO<,2>计)为2.5g/L;pH值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中,pH=8时反应效果最好;实验证明用Ⅱ-Pt/TiO<,2>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时间定为5h,反应5h后,氨氮的降解率为85.16%,此时废水氨氮浓度为50.84mg/L,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分别为6.89mg/L和2.72mg/L,可以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所制负载型光催化剂经过多次连续使用,试验证明,负载型光催化剂Ⅱ-Pt/TiO<,2>具有一定的寿命和较好的负载牢固性。
其他文献
“他”见于先秦,在先秦两汉表示他称或无定指称,至唐代转变为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在唐代出现了虚化用法。包含虚化“他”的“V他R”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语形式,这类结构形式与一般的“VR”式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不大相同,与“V他R”双宾结构也有很大区别,有着独特的语义语用功能,然而语言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关注却很少,对虚化的“他”的研究也不够充分。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V他R”式进行描写、分析
学位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逐渐在居民屋顶安装和应用。户用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是实现数据采集、执行控制操作和存储数据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可以采集光伏电站输出的电流、功率,按程序要求切断逆变器,存储故障信息,有利于客户和运维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目前,户用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一
随着移动计算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移动设备支持多样多样的应用程序,比如新闻纸阅读,电子营销,在线购物和在线业务等等。但是,移动设备的有限资源是移动设备及其应用广泛使用的最大瓶颈。因此,研究移动设备电池的能量管理,为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更持久的能量,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使用异构电池或能量存储单元用于多个智能移动设备的新方法,以优化系统的运营成本。智能移
学位
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聚合物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TB7/PC71BM电池具有优异的吸光能力,短路电流和效率可以做得很高,值得人们仔细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为 PTB7/PC71BM聚合物电池的制备和优化,并探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  1.退火会严重破坏 PTB7/P
路径规划技术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和环节,如何在有效的躲避障碍物的同时规划出代价最小的路径,以此指导机器人移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全局路径规划就可以在躲避障碍物的前提下使得规划出的路径代价最小。本文研究此问题时所用方法为:将取得的有关环境信息的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然后搜索路径时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即磁性细菌优化算法,该算法无论从收敛时间还是搜索路径的稳定性方
光表面催化反应是将太阳能转存为化学能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针对其中光催化材料和光催化反应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以Cu/MO-TiO(M=V,Cr,Fe,Zn和Cu)系列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复合效应对材料化学构造和能带结构匹配的影响规律;另一方面,以CO和[CH直接合成丙烯酸这个重要的原子经济型反应为目标,深入的研究了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属光催化材料的化学构造和能带结构与其吸附性能和
学位
进入21世纪,能源和环境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两大课题,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能量巨大。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氢气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从长远角度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氧化钛是目前研究的最广泛的光催化材料,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和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性能,在降低氧化钛的带隙能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本文采用原位湿化学方法和
学位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制备高密度球形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一种新方法——碳酸盐共沉淀法。通过碳酸盐共沉淀前驱体的热重分析(TG),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预烧温度应该在600℃。考察了不同煅烧温度(800℃、850℃、900℃、950℃和1000℃)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在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带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聚醚柔性链段的长链型硅烷偶联剂。利用这种长链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添加到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中,考察对胶粘剂的粘度、固化速率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新型长链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酰基聚烷氧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分为两步:首先将烯丙基聚醚(APP)与三乙氧基硅烷,在氯铂酸的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得到端羟基聚烷氧基硅烷(HPPTES),进一步以三乙胺
超临界CO染色技术与传统的染色工艺相比有染色时间短、效果好、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绿色染色”技术。本文采用动态平衡型超临界CO染色装置,在染色温度70-140℃,压力14-26MPa,染色时间5-80min范围内,分别用分散红343和分散蓝366对退浆和未退浆的涤纶织物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证明:染料上染量和涤纶表面深度K/S值随时间、温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压力不变(20MPa)时,K/S值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