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与普及过程催生了许多依托互联网载体而生长的群体及文化,因此网络红人的出现是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媒介形象是个体通过媒介向公众表现出的形象,在媒介形象的建构中,媒体起到了关键作用。过去公众印象中的网络红人往往素质低下、哗众取宠,主流媒体对他们通常持批评态度。但进入互联网传播的新纪元之后,这些年来网红群体的呈现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在发生相应变化,不少网红开始树立起正面的个人形象,利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与普及过程催生了许多依托互联网载体而生长的群体及文化,因此网络红人的出现是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媒介形象是个体通过媒介向公众表现出的形象,在媒介形象的建构中,媒体起到了关键作用。过去公众印象中的网络红人往往素质低下、哗众取宠,主流媒体对他们通常持批评态度。但进入互联网传播的新纪元之后,这些年来网红群体的呈现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在发生相应变化,不少网红开始树立起正面的个人形象,利用自身影响力带动地区发展、发扬民族文化等,这是一个整体向好的转变。主流媒体作为社会传播的主心骨,需要注意到这一趋势并且参与进来。本文选择的网红研究对象是藏族少年丁真,研究样本来源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本次研究归纳了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主流媒体对丁真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框架,然后利用问卷收集了受众对于丁真形成的个人印象,结合两方面的内容梳理了主流媒体建构丁真媒介形象的现实路径,最后根据传播效果提出了该条路径中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建议。在第一章的框架分析中,本文通过归纳133篇相关报道内容,总结出了媒体报道时采用的两个大框架——社会框架与个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延申出了五个具体的框架类型:发展框架和扶贫框架是从家乡的角度出发报道丁真,法制框架和网红框架是丁真本人走红之后的现实情况,外交框架则是从民族视角出发强调他的藏族身份。通过这些框架,主流媒体建构出了关于丁真的立体媒介形象,即一个受益于扶贫政策又反哺家乡发展的藏族少年。同时从框架入手,论文总结了媒体多维塑造个体形象的建构逻辑,并讨论了建构媒介形象的现实符号意义。第二章利用问卷调查,检验了媒体框架的传播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填写者对于丁真都是持正面态度,并且形成了关于丁真的固定印象,如“藏区”“淳朴”“帅气”等。这与媒体之前的报道路径是相符合的,证明了围绕丁真的现实报道方式具有可借鉴性。第三章总结了主流媒体对于此类网红群体媒介形象的建构路径,主要从报道议题、报道方式、报道内容三个层面出发,具体包括积极参与互联网议程设置、在新媒体语境下转变话语表达方式、依据传播内容设置新闻框架等。这条路径既包括了宏观的议题选择,又包含了微观的内容表达,能够让媒介形象的构建过程尽可能趋于完善。最后,由于丁真的首发性,主流媒体在其形象建构的过程依然走了不少弯路,本文总结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同时跨群体网红媒介形象的建构方式间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希望媒体能对往后的媒介形象建构保持积极的思考和创新。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价值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的难题。各种“新奇”事件频出,网友怂恿网红自杀、阿里酒桌文化案等一系列负能量事件频发,人们的思想底线崩塌,人们渴望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美德,重拾社会信任感,这都说明重建大众对道德的信仰势在必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栏目(下称《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于2003年2月14日开始播出的一档年度人物评选类新闻节目。本文基于对《感动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领域呈现出全新的业态格局,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社交场景,这种全新媒介载体的出现正在分流传统主流媒体的部分受众。抖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短视频互动平台,凭借多样化的视频剪辑手法、配合背景音乐以及字幕的处理,带给用户交互式的互动体验,打破了传统媒介平台对于受众交流的限制,为传统媒体的渠道转型提供全新思路。短视频与新闻生产相结合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研究背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多局限在疾病发生以后,而代谢综合征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前期状态,早期识别并且进行干预可以更好地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延缓疾病进程,从而改善人类健康。研究目标:探究血清可溶性ST2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血清可溶性ST2是否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我们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连续入组了55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努力推进男女平等化进程,陆续出台了多个政策措施来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现象。尽管如此,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依然或多或少的以明示或暗示方式的存在着。未成年人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是祖国发展建设的新希望和新力量。目前,很多研究已经指出,在传统父权制文化下孕育的媒介传播模式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信息隐藏着大量性别不平等、性别偏见、性别歧
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一直以来都是环境议题中的关键性问题,但由于其涉及面广,议题本身复杂性程度高,所以面临难以主流化的问题,公众对其的认识程度也不高,生物多样性占据的政治话语地位和媒体曝光度远不及气候安全和环境污染。而2021年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丰富的报道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以学者约翰·汉尼根提出的环境议题社会构建的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并于2019年和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出高职教育将大规模扩招。但受长期以来的观念影响,人们对高职高专的偏见依然存在,很多人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意味着被社会淘汰。基于此,改变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印象非常重要,而媒体在这其中发挥
詹姆斯·凯瑞曾提出传播的仪式观,重新定义传播的概念。在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传播并不仅是信息的传递及其对受众的控制,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可以为重塑我们共同的文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传播这一行为,群体内成员在平等交流与互动中能够拥有共同信仰,实现文化共享与社会认同。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实现社会认同的必要途径。集体记忆构建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过程,是传播的仪式观的鲜活体现。20世纪以来,从文学革命中的思想
保护动机理论在疫苗接种领域研究中有所运用,但较少有结合次级风险概念,探讨媒介信任如何影响父母支持未成年人接种HPV疫苗意愿的研究。本研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模型和次级风险概念,提出11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到359份有效数据,从而对假设进行验证。目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办法之一。随着为提升疫苗效果,请尽早接种的报道不断涌现,国内多地出台适龄未成年女性免费或补贴接种HPV疫苗的政
职场类真人秀节目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主要类别之一。早期的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主要是以提供就业窗口、传播就业经验与技巧等信息为创办宗旨的电视节目,虽然体现出了节目题材本身所具备的社会服务属性,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的娱乐性与服务性不平衡、专业性较弱等问题,这些不足之处导致了部分受众的流失。为了谋求节目的突破与发展,新一阶段的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引入了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观察模式,采用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代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既往研究表明,营养状态(生命早期营养不良或成年期营养过剩)对成年后的代谢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