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自制(中科院理化所制作)的光致聚合物,给出了材料的制作方法并讨论了材料的反应机理。通过在材料中记录无倾斜光栅,研究了该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包括衍射效率,灵敏度,动态范围,折射率调制度,角度选择性等)。该材料无明显的布拉格偏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拥有好的全息存储潜力。 用实验方法详细分析了实验条件(包括记录光强、记录角度(可换算成光栅周期)、束比)对材料全息存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材料本身的参数(包括材料厚度和单体比例)对材料全息存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弱光记录和1:1的束比容易得到较好的全息存储特性。为了研究材料光栅周期对材料衍射效率的影响,我们记录了不同光栅周期的光栅,发现材料的衍射效率在光栅周期约为1027nm时,有最大值。另外,通过改变材料厚度的实验研究发现,材料的全息存储性能起初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厚度增到一定的值后,其性能反而开始下降。对不同单体配比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体的总量不变,改变两种单体(丙烯酸酯POEA和咔唑NVC)的配比,NVC的比重越大,材料衍射效率越高。 在该材料中存储单幅256*256大小图像,重构图像信噪比为4.1。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纯角度复用成功存储了40幅图像。 分析了一种理论上无收缩体系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并对材料的耐擦除特性作了实验研究,表明该材料拥有较好的耐擦除特性。 上实验所用激光光源均为绿光(53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