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几乎都一直认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社会分工与产业多样化,而产业多样化又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从更深入的层面上讲,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出现和繁荣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分工和产业的逐步多样化,而异质性劳动分工却恰恰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本质体现,所以从理论逻辑关系推导可以发现城市乃至城市群的产生和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异质性劳动分工的出现和进一步深化,在空间上便表现为异质性劳动的空间分工。劳动力作为最基本的主观可控的生产要素,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组合作用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决策者的角色,从微观层面上决定着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演变和优化。本文首先基于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取向、工业——城市区位论及新国际劳动分工三大理论认知,初步提出对城市群空间组织分析的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视角。该分析视角认为主流的空间组织相关理论往往局限于从宏观层面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作用形式对空间组织问题进行分析,而忽视了作为微观作用主体的异质性劳动力和微观动力的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的理论分析视角考虑了空间生成和空间作用的内在逻辑性,在分析空间组织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出其演进的微观动力和宏观趋势。其次,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演变的空间统计分析后发现: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演变由于分工形成的各类产业的差异性表现出较大差异的规律性集聚或扩散特征,如高附加值的金融行业高度集聚,呈现绝对性的极核发展模式;传统教育业劳动力绝对规模有所增长,各城市局部变化较为明显;房地业的劳动力规模分布则由高值集聚与低值集聚均衡共存向低值集聚为主转变,集聚速度和范围有所下降;另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长期表现出低值集聚为主、高值集聚为辅的特征,整体规模增长迅速;同样作为传统服务型行业的交通、邮政与仓储业劳动力规模主要高值集聚为主,低值集聚逐步弱化,最终变得集聚不显著。最后,根据前述理论视角的分析,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演变的初步结论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演变的系统性特征进行深入探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长三角城市群规模结构,二是长三角城市群职能联系。对长三角城市群规模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分析和实证性描述后发现: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首位型分布,特大或大城市的规模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但是这种整体规模差距在逐渐减小。内部产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以及原始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城市群内部最大规模城市的理论人口规模正在相对减小。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步由极核、轴线和圈层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结构转变,但仍然不成熟,处于网络化初级阶段。从分产业空间分异的角度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组演变态势研究发现,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异质性劳动力空间分工格局逐步由主要以上海为发展极核的低等级核心外围结构向更高级、更复杂的以局部核心为中心,外围次级核心为节点的网络化空间发展。同时,异质性劳动空间分工作用下差异化产业的空间结构化影响普遍增强,随机性影响则一定程度上减弱,整个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发展态势向好,局部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长三角城市群职能联系强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区域行政中心和制造业较发达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通达信差的地区即使区位临近,二者的经济联系强度仍然相对较低。良好的交通通达信使得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受到地理空间距离的制约性逐渐下降,尤其是边缘城市与增长核心城市以及边缘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正在加速增强,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区域经济网络化程度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