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界末,“梁凤仪热”风靡一时,许多专家学者召开“梁凤仪研讨会”,对这个“亦商亦文”的作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但是纵观所有研究成果,却缺乏较深入的论文研究。本文以梁凤仪笔下的“女强人”着手,从人物形象,书写策略,文学价值三个方面加以剖析,探讨其特殊魅力。本文开篇对“女强人”的人物类型进行分析,将她们分成复仇者、蜕变者和第三者。首先阐释“女强人”形成的原因:遭遇“家仇情恨”。然后阐释女强人在经济地位、心灵上发生的“蜕变”。最后阐述女强人变强后的结果,她们的事业上的强者地位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婚姻上的“强势”,反而成为她们“觅偶”的“绊脚石”,她们由“胜女”演变为“剩女”,从而沦落为“孤苦”的“第三者”。本文在人物分析时,采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婚姻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接下来,作者从梁凤仪小说的书写策略上进行分析,首先剖析其写作的鲜明特色:商业化写作。围绕商业化写作,本文着重从文本进行分析,阐述作品“读者中心”的特点:“财经加多角恋”的曲折情节,“抑男褒女”的“女性视角”,“商业化炒作”;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论述梁凤仪“女强人”小说的艺术造诣:叙事视角的多角转换,叙事“时空”的意识化流动,叙事结构的错综复杂;从宏观方面探讨小说的家族叙事,剖析其贯穿的主题:亲情缺失,婚姻错位,女性屈辱。最后,作者从梁凤仪笔下“女强人”的文学价值入手,挖掘了其在文化特质:美丽能干,善良忠贞,孝顺父母,热爱祖国,具有典型的儒家的“家国意识”;沦落为“第三者”或“孤苦一生”的婚姻悲剧,带鲜明的佛家“宿命”思想;强烈的竞争意识,过度的自由意志,物化的交换意识又使得其具有典型的商业文化特质。最后,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梁凤仪笔下的“女强人”进行观照,跟西方利益最大化的“女强人”相比,梁凤仪笔下的“女强人”具有典型的“审美理想主义”特点;跟台湾作家喜剧式结尾的“女强人”比较,又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同当代其他作家笔下“雄化”的女强人比较,梁凤仪笔下的女强人又具有较强的女性魅力。本文从文化学,经济学,历史学多角度对梁凤仪小说中的“女强人”进行较深刻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