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规划建设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恶化、农村贫困,研究其农村聚落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对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有典型意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该区农村聚落做过大量研究,但从规划理论与方法角度去研究农村聚落的却比较少。本文试图将城市规划理论引入农村聚落,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背景,在深入调查和理论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尺度转换,从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探讨了农村聚落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并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组织、生态环境、住宅功能等方面对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主要观点有: (1)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规划须以人文关怀、个性构建、系统规划、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动态规划为理念,寻求适宜发展模式,创造宜人农村聚落环境,体现地域特色。 (2)规模小、结构散是该区农村聚落的主要特征,可通过小流域内的“生态移民”和“迁村并点”+“旧村改造”两种模式对农村聚落进行整合,来解决此问题。 (3)农村聚落应具备完善且最基本的与聚落周边城镇相当的生活功能、生产与经济组织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社会文化功能。 (4)农村聚落规划应顺应自然地形,以道路、河流、广场、绿地等为线,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将聚落内外各要素交织、融合,创造出明确的空间层次等级秩序,用窑居院落构建丰富多样化的聚落空间网络。 (5)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聚落的规划设计可以借鉴城市规划的原理与方法,但必须从城乡联系、聚落与生活、聚落与生产、聚落与生态等角度对这些原理与方法加以审视,创建适合地方特色的聚落规划,以现代规划手段使之呈现具有陕北特色的、功能齐备的山水聚落和田园乡村风光。
其他文献
学位
完形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格式塔的基本理论认为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是一种经过视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和轮廓,是过程经验中形成的整体,其整体与组织性是
受中亚塔庙、犍陀罗希诃罗形制影响,在北朝的中原出现了“外来密檐塔”这一佛教建筑类型。其基本特征为:结构形式为砖砌空筒、外形收分曲线呈抛物线形、底层塔身较高、上部为密
五十年来,行列式多层住宅是上海城市住宅的主要类型。随着城市的扩展,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大量行列式住宅小区成为了内城的一部分,产生了城市公共街道和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矛盾。19
学位
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城镇物质环境设计、建设水平不高,模仿与攀比现象比较严重;人文景观破坏严重;城镇空间景观缺少个
本篇论文的研究课题是余柏椿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由余柏椿教授领导的本次基金项目力图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各
随着天津历史街区的大规模改造,新的城市街区与传统历史街区在城市景观、空间形态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天津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近代历史街区中有代表性的区域,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
20世纪30年代高层住宅开始在我国出现,80年代后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建设。到目前为止,高层住宅的设计施工质量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城市住宅建设的主流,它以不断上升的高度为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亦日益
随着人们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博物馆日益突显其在城市生活中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其中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其职能的基本手段,可以把博物馆陈列空间看作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