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樱桃(Prunus avium)是生产中见效早﹑致富快的一个理想栽培树种。它属浅根性树种,树体对水涝敏感,常因涝害造成树势衰弱,严重者死枝或整株死亡,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砧木问题是影响甜樱桃生产的关键,因此研究樱桃砧木在水淹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动态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试验于2004年-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根系实验室进行,试材为三年生的营养系樱桃砧木大青叶、考特(Colt)、戴米尔(Damil)和实生樱桃砧木东北山樱桃(Prunus serrulata G.Don)、马哈利(Prunus mahaleb L.)。试验测定了上述砧木若干生理生化指标随淹水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并对其耐涝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选择选育耐涝性樱桃砧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淹水过程中根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淹水6天后木质根的呼吸速率比非木质根的呼吸速率高。较耐涝樱桃砧木根系基础呼吸速率在淹水期间降幅小,在淹水初期具有较低呼吸速率,而在淹水中后期却能保持较高的呼吸速率。2.淹水初期根系具有较高的ADH活性,且在淹水过程中ADH活性跃变期出现的时间较晚有利于砧木提高对水涝胁迫的耐受力。3.较耐涝樱桃砧木其根系中POD和ASA-POD在淹水前中期具有较高活性;SOD在两类砧木中表现的规律性不强,因此用SOD作为评价指标时应慎重。4.樱桃砧木淹水期间根系和叶片MDA含量与耐涝性呈负相关;功能叶中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有利于延长砧木存活时间。5.较耐涝实生樱桃砧木在淹水前中期游离Pro含量较高。樱桃砧木根系P游离Pro含量在淹水过程中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6.较耐涝樱桃砧木在淹水前中期根系可溶性蛋白增幅较大,中后期可溶性淀粉降幅较大,可溶性糖含量中后期保持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