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不同地域蚕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条件对茧质的影响,然而针对茧丝结构的差异目前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现代化的分析测试手段对茧丝的形态结构、化学结构以及微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茧丝的鉴别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家蚕茧丝和非家蚕茧丝:家蚕茧丝横截面积小但圆整度高,非家蚕茧丝横截面积大但形状较扁平;傅里叶变换红外图谱显示非家蚕茧丝特有的964cm-1特征峰因茧丝种类不同而有区别,非家蚕茧丝中的天蚕茧丝780cm-1处特征峰峰强大致为柞蚕茧丝、琥珀蚕茧丝、野蚕茧丝的2.5倍,蓖麻蚕茧丝在此处没有特征吸收峰,另外家蚕茧丝与非家蚕茧丝分子构象类似,由β-折叠分子构象、无规卷曲分子构象和α-螺旋分子构象组成;非家蚕茧丝的结晶度大于家蚕茧丝,综合X衍射和热分析实验结果得到非家蚕茧丝的聚集态结构较紧密。(2)同一蚕种不同地域(中国、印度)茧丝:茧丝横截面形貌、分子构象存在差异,但是不能说明因国别而有差异,仅与当地的小气候环境、绢丝腺的尺寸和结构等有关系。(3)同一品种不同地区(山东烟台、江苏镇江、云南蒙自县)茧丝:采用参数检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K个独立样本检验方法得到茧丝截面积、扁平度、圆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茧丝聚集态结构差异不显著但存在一定变化趋势,云南蒙自县茧丝聚集态结构最紧密,次之是山东烟台样品,江苏镇江茧丝聚集态结构最疏松。(4)同一蚕茧不同茧层(茧衣、外层、中层、内层、蛹衬)茧丝:茧丝横截面形貌差异最显著,表现为中层茧丝最饱满且截面积、扁平度、圆整度表征指标的变异系数最小;傅里叶变换红外图谱显示酰胺Ⅰ、Ⅱ、Ⅲ特征峰的峰强随茧层发生变化而960cm-1特征峰强不随茧丝所在茧层而发生变化;蚕丝蛋白中占比较多的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从外层到内层含量依次增多,丝氨酸和其他蚕丝蛋白中占比较少的氨基酸从外至内含量依次减少,因此由茧丝所在茧层不同而造成结构的差异较显著。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系统和全面分析茧丝因种属、品种、地域、茧层不同造成结构的差异,为数据库的扩充以及纺织品文物的鉴定和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