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无处不在,是语言的普遍现象。隐喻研究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的历程中,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比论到替代论到互动论再到认知论,从修辞工具到思维工具,从修辞到认知的认识转变。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提出的隐喻认知理论揭示了语言是认知,隐喻是认知工具的本质。迄今,隐喻认知观已经得到了多学科的支撑和验证。近些年来,隐喻研究者逐渐意识到隐喻的教学功能,并开始从应用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而这也被视为今后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热点和方向。本文的研究正是源于这种现实需求而展开。本文的设计总体分了三步走。首先,论文综述了隐喻理论由对比论到替代论到互动论再到认识论的发展脉络,解释了概念隐喻语义映射的运作机制,分析了语义的三大类别——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剖析了隐喻的普遍性、民族性、系统性三大特征。该环节为论文的建设奠定了理论支撑。其次,文章着重分析了词汇隐喻认知教学的英语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依据,为概念隐喻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理据。最后是实践论证环节。文章聚焦于语言的基本构成元素词汇,把词汇分割成单个词汇、词块、习语三个不同的层面,利用映射理论深入分析了词汇意义辐射式拓展的机理,通过语义间的搭配解释了词块和习语意义整合的缘由,以此对词汇隐喻认知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展开翔实解读。总之,本文提出的隐喻式词汇教方学法旨在丰富词汇教学方法,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一个新视角。在教师方面,为隐喻的应用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实例;在学生方面,为学生的词汇学习给予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本文有助于改变课堂教学实践,改善我国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然而,本文只是一种初步探索和尝试,更为深入、科学、实用的隐喻教学方法还有待今后学者和英语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