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ssue of Form-Meaning Pairing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struction Gramm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义匹配问题一直是翻译界的争论焦点。毋庸置疑,意义是翻译所要传达的焦点与核心,然而在处理相同的源语时,不同的译者往往选择不同形式来传达意义,其效果却不尽相同,不恰当的形式选择必会导致不恰当的译文。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研究翻译实践中形式与意义匹配问题。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先进的理论分支,认为形式本身具备意义,句层及语篇意义不是构式内部词汇意义的简单累积,构式压制将构式意义附加于词汇之上。构式压制作为构式语法的显著特征,句法压制构式使词汇具备更多含义,语篇构式压制更为语篇翻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历时法研究形式与意义匹配问题的发展历程,采用对比法研究哲学静态意义观与语言学动态意义观;最后采用例证法来验证构式语法对翻译实践和质量评估的普遍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拥有璀璨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到中国参观旅行的外国游客日益增多,旅游业成为中外交流的平台。旅游
近年来,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频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已经出台60余项相关政策。鉴于装配式建筑在促进“两型”社会创建和行业专业升级上的显著效果,各地方纷纷主动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