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12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B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C组)、毗格列酮+GW9662预处理组(D组)及溶媒剂DMSO预处理组(E组),每组24只。于术前3天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各组大鼠于脑缺血120min再灌注24小时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的进行评分;每组随机选取8只采用干湿质量法检测脑含水量;每组再随机选取8只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水平;各组其余大鼠行H·E染色观察缺血区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通过尼氏染色、TUNEL检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与A组大鼠相比,其余四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大鼠相比,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及C组大鼠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D组及E组相关指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D组和E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脑组织中NF-κB p65含量水平进而减少促炎介质(IFN-γ)的释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及细胞形态学改变,减少细胞凋亡的数量,从而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挥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