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对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岭南地区乡村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在清中期以后发生了迅猛的变革,也带动着其聚落空间形态经历了快速的演变。由于岭南村落的近现代演变历程在全国有着“先行者”的意义,对其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将为其自身和国内其它地区村落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指导和参考。潮汕位于岭南地区之东南沿海,地域文化性格鲜明,潮汕乡村演变研究是岭南乡村演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建国后的现代演变进程中,潮汕乡村聚落普遍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多个发展时段中形成的建设片区,聚落空间体现为历时性历史痕迹的共时并存,为研究带来了便利,而历史学人类学领域对部分村落样本的长期观察则为我们提供了更明晰的历史线索。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聚落形态为起点,下延迄今,将潮汕乡村聚落形态上经历的演变划分为三个典型阶段:包括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根据时间顺序,本文依次对潮汕乡村聚落每个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在着眼于聚落形态的描述之前,首先对相应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与乡村聚落发展相关的重要变迁进行概括,以期将对聚落演变的观察放在一个全局的动态的环境背景中进行理解。而对聚落形态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的主要演变特征,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级进行总结。宏观上主要关注聚落的聚落规模、边界、整体形态等特征,中观上侧重对聚落布局、空间组织秩序等方面的分析,而微观上则着重于民居建筑个体的分析。在历时性的梳理中,本文对潮汕乡村聚落演变过程中趋同的规律性进行提炼归纳,同时也通过对同一时段多个案例的共时性比较来发现演变模式中存在的多元化特征。通过对以来演变现象和因素的梳理,本文对潮汕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和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基础上对乡村聚落未来的规划建设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结构上包括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的绪论,介绍了整个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基础,并对全文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意义做提纲挈领;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第五章,是对潮汕乡村聚落演变的历时性阐述,其中第二章作为演变的起点,总结分析了潮汕地区传统聚落特征;第三至第五章分别对应现代化进程中三个发展时段的描述;最后一部分是第六章,在前面四章的基础上,对潮汕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的规律、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