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早期宫颈癌缩小手术范围的可能性奠定基础,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4年间在我院诊治的168例IA2-IB1期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影像学检查、肿瘤分期、SCC数值、术后病理(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子宫体累及)等相关资料。将这些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2cm和>2cm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将这些因素与宫旁组织转移之间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为缩小早期宫颈癌手术范围提供可能性。
结果:168名1A2-1B1期宫颈癌患者(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病理特点:肿瘤直径≤2cm和肿瘤直径>2cm组患者在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子宫累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名患者中,中位年龄45岁,其中小于45岁者58例,宫旁转移者4例。大于45岁者110例,宫旁转移者5例。经统计学分析,P=0.5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A2期者4例,无宫旁组织转移。1B1期者164例,宫旁转移者9例。经统计学分析,P=0.33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宫旁转移的患者鳞状细胞癌抗原值明显低于有宫旁转移的患者,经统计,P=0.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高分化者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细胞中分化者115例,有宫旁转移者7例,细胞低分化者44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P=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患者122例,宫旁转移者7例。腺癌患者28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腺鳞癌患者9例,有宫旁转移者1例。P=0.5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层浸润深度≤1/2者116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2例。肌层浸润深度>1/2者52例,有宫旁转移者7例。P=0.00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管浸润者32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6例。脉管未浸润者136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3例。P=0.0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体累及者7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2例。子宫体未累及者161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7例。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淋巴结阳性者1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6例。盆腔淋巴结阴性者15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3例。P=0.0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2cm者136例,有宫旁转移者1例。肿瘤直径>2cm者32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8例。P=0.0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以上各临床病理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统计显示,脉管浸润(95%CI1.571-9.231,P=0.003)、淋巴结转移(95%CI4.018-19.227,P=0.000)、肿瘤直径(95%CI2.349-15.784,P=0.001)是早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率较低。2.肿瘤直径≤2cm和肿瘤直径>2cm的患者在肌层浸润、淋巴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子宫累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单因素分析,血清SCC(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值、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子宫体累及、淋巴结转移、癌灶大小与宫旁转移有关。经多因素分析,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是宫旁组织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4.对于术前评估无脉管转移、淋巴结阴性,并且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缩小手术范围有一定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4年间在我院诊治的168例IA2-IB1期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影像学检查、肿瘤分期、SCC数值、术后病理(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子宫体累及)等相关资料。将这些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2cm和>2cm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将这些因素与宫旁组织转移之间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早期宫颈癌患者宫旁转移的相关因素,为缩小早期宫颈癌手术范围提供可能性。
结果:168名1A2-1B1期宫颈癌患者(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病理特点:肿瘤直径≤2cm和肿瘤直径>2cm组患者在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子宫累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名患者中,中位年龄45岁,其中小于45岁者58例,宫旁转移者4例。大于45岁者110例,宫旁转移者5例。经统计学分析,P=0.5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A2期者4例,无宫旁组织转移。1B1期者164例,宫旁转移者9例。经统计学分析,P=0.33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宫旁转移的患者鳞状细胞癌抗原值明显低于有宫旁转移的患者,经统计,P=0.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高分化者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细胞中分化者115例,有宫旁转移者7例,细胞低分化者44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P=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患者122例,宫旁转移者7例。腺癌患者28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1例。腺鳞癌患者9例,有宫旁转移者1例。P=0.5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层浸润深度≤1/2者116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2例。肌层浸润深度>1/2者52例,有宫旁转移者7例。P=0.00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管浸润者32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6例。脉管未浸润者136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3例。P=0.0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体累及者7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2例。子宫体未累及者161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7例。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腔淋巴结阳性者1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6例。盆腔淋巴结阴性者159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3例。P=0.0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2cm者136例,有宫旁转移者1例。肿瘤直径>2cm者32例,其中有宫旁转移者8例。P=0.0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以上各临床病理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统计显示,脉管浸润(95%CI1.571-9.231,P=0.003)、淋巴结转移(95%CI4.018-19.227,P=0.000)、肿瘤直径(95%CI2.349-15.784,P=0.001)是早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早期宫颈癌宫旁组织转移率较低。2.肿瘤直径≤2cm和肿瘤直径>2cm的患者在肌层浸润、淋巴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子宫累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单因素分析,血清SCC(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值、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子宫体累及、淋巴结转移、癌灶大小与宫旁转移有关。经多因素分析,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是宫旁组织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4.对于术前评估无脉管转移、淋巴结阴性,并且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缩小手术范围有一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