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对于写作曾有过这样的主张:“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对此,中山大学容庚先生的解释是:“大匠予人以规矩而不能予人以巧;巧,只能在刻苦的磨练中得来"。由此可见,好的作文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也更需要学生的多多练习,而随笔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笔者选择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为课题研究,尝试完成这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基本情况调研:本人查阅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作文教学的资料,在此基础之上,自编调查问卷并进行深入访谈,试图了解初中作文教学和随笔训练的现状,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找到一些研究探索的依据。2)初步构建较为合理的有计划的随笔训练的策略: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之上,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南京市初中语文学习指导目标序列(试用稿)》,初步构建较为合理的有计划的随笔训练的策略,改变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和学生写作的盲目性,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经过一年的研究,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究,结合本校实际的调查研究,以建构主义、自我效能感、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制定出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并由此制定出了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策略及具体实施方法。全文包括绪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介绍了笔者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是有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理论及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随笔及随笔训练的定义及特点,并对国内外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第三章是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本章以我校七年级学生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入手,分析日常教学中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所遵循的原则,并制定了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第五章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展示了一次随笔训练的具体案例,并以七年级下学期随笔训练安排来举例,并附有若干学生随笔训练的内容,通过教学的实例来证明通过有序的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前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可以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