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为研究对象,力图从马克思哲学视界出发,对文化发展进行主体存在论的哲学探究。这个探究首先界定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文化发展”“主体”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客体自然与文化发展和主体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的复杂关系,而对这四对关系的探讨是以主体(性)的生成、文化结构的优化、文化模式的改良为逻辑节点来展开。文章最后探讨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标准和主体目的。马克思式的“文化”概念表征了一种对象性活动,是人类改变、理解人、世界及二者关系的总和。包括文化的双螺旋体(改变人、世界和理解人、世界)和三个向度:生产实践(文化壹)、交往活动(文化贰)、解释行为(文化叁)。“文化发展”即是主体在这三个向度上重新筹划并在更高形态上优化其总体生活方式,具体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文化共同体在主体生成、文化结构优化与协调以及文化模式改良与升级三个方面的辩证否定变革,文化发展最终表征为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客体自然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根基,主体自然(人)既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又是其主体性前提。主体的生产实践本源地构成文化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了一定的交往方式、解释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模式。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此前的生产方式大为不同,在这个生产方式上形成了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主体的交往活动是与生产实践同步发生的,同样具有原初的意义。这表现在生产实践的扩展依赖人类交往的扩大,多样性交往是人类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途经,解释系统的发展依赖于主体之间的广泛、多层次交往,创造新的历史主体以及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取决于主体的交往形式和方式等等方面。文化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常常制约其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模式。以马克思“普遍交往”理论为依据的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型文化模式,是一种向共产主义大同文明的过渡形态。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先验地内化为主体的解释系统,反思与批判这一解释系统构成了主体发展文化的内在前提。这种先验批判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它的实现必然需要现实的独立人格主体作为保障。不同的解释方式对人格主体有不同的设计和理性思维特征,在独立型自否性主体文化模式中,现实的独立人格在场,有较为健全的人格主体理论,自否性批判思维方式相对发达。主体是一种多元二重性矛盾结构,是一种生成性的辩证存在,正是这种生成性源初地构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对自然的生态互动程度、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理性交往程度、人与自我之间的自否性程度和个人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发达程度,是检验人类文化进步状况的具体标准。“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文化发展的主体目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预告了世界文化的新轴心时期正在酝酿中,也提醒我们在谋划这种新生的文化模式时,应该超越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Maxime),代之以富者福存,法者尊存,德者善存,美者良存,信者敬存,思者慧存,合之则优存全存的发展法则(Gese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