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血清抗M、M受体自身抗体,了解肺心病患者抗ME、M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含量及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与右心结构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08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对照组均记录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血气分析、心脏超声学检查。用链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M、M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根据测定结果将肺心病患者分为三种情况:C)M受体自身抗体阳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定肺心病患者血清抗M<,2>、M<,3>受体自身抗体,了解肺心病患者抗ME、M<,3>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含量及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与右心结构的关系。
方法:对入选的108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对照组均记录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血气分析、心脏超声学检查。用链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SA-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抗M<,2>、M<,3>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根据测定结果将肺心病患者分为三种情况:C)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②M<,3>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③M<,3>受体自身抗体单阳性组、M<,2>受体自身抗体单阳性组及M<,2>、M<,3>受体自身抗体双阳性组,并分别结合血气分析及心脏超声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论:
1.肺心病患者M<,2>、M<,3>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M<,2>、M<,3>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肺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2.M<,2>、M<,3>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病人的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内径及左室内径显著大于阴性组病人,提示M<,2>、M<,3>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心脏损害有关。
3.M<,2>受体自身抗体在肺心病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较M<,3>受体自身抗体更为主要的作用,两者在心脏形态学改变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上升,肝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和中国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尽管早期肝癌普查工作展开,大多数病人发现时仍无法根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不可切除肝癌最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虽然TACE相对安全,但仍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栓塞后综合症,肝功能衰竭,肝缺血,肝脓肿,胆管坏死,胆囊炎,皮肤损伤,肾上腺出血等,在这些并发症中
目的:(1):验证脑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 B)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2):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3):探讨NT3及其受体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而为A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30只雄性Wist
目的:探讨5-HTTLPR,STin2、C(-1019)G基因多态性联合作用与MD发病的关系,寻找与MD发病有关的易感基因组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入组排除标准,选取病例和对照各197例,采用PCR对5-HTTLPR,STin2及C(-1019)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应用UNPHASED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5-HTT、5-HTR1A单个基因多态性与MD发病的关系:病例组和对照组
目的与背景抑郁症是精神医学科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为7﹪-8﹪,复发率为50﹪。根据2001年国际用药统计,在全球处方最多的十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3种。在全部自杀者中50﹪-70﹪来源于抑郁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成为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抑郁症的诊治已成为全人类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精神科医生期望能从神经、生理、影像方面提高对抑
目的:监测哮喘儿童不同发病阶段尿白三烯E(LTE)浓度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计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检测哮喘病情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试验分组哮喘急性发作组(其中又分为轻度发作组、中度发作组、重度发作组)、哮喘慢性持续组、哮喘缓解组、正常对照组。2.试验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检测患儿尿白三烯E浓度,应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按
第一章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问题目的:穿刺部位转移(PSM)的出现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可能限制腹腔镜手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焦点问题。方法:利用国内外文献库,搜索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术后报道的PSM现象和相关机制;搜索有关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和预后的临床研究。结果:共报道了15例宫颈癌和7例子宫内膜癌的PSM现象。PSM发生的主要病因学有:①
目的: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一种低剂量率、持续性的电离辐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在国外己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及其它实体肿瘤,能够达到满意的长期局部控制率。但是I粒子植入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尚没有确定的资料。本研究通过将不同剂量的I粒子植入家兔气管、食管、动脉旁,观察不同放射剂量、不同时间点组织的病理变化,评价I粒子植入对家兔上述组织器官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安
目的:探讨F-FDG PET-CT显像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及术后监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放射科接受氟-脱氧葡萄糖(F-FDG)PET-CT显像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112例,术前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行F-FDG PETF-CT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临床分期;第2组14例
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常表现出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肺癌(NSCLC-NE)具有不同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抑素受体(Somastostatin Receptors,SSTRs)有5种不同的分子亚型,SSTR。其中SSTR有两种不同的异构体(亚基),即SSTR和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对T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①使用ATL-5000超声诊断仪,应用实时空间复合成像技术(SonoCT)和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检查89个乳腺小肿块,分析其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对肿块的大小,数量,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有无钙化进行观察;对肿块内血流信号按Adler法进行分级,用脉冲多普勒对血流进行定量分析,记录最大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