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入手,对小学英语教科书中的空无课程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并认为:教科书中的空无内容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它的存在往往是基于一定目的而产生的结果。教科书的空无实质为教科书中所反映群体的权力关系,其主要表现为:社本主义对人本主义的挤压;强势群体的“喉舌”和弱势群体话语的“空无”;强调个体“适应”与规避“超越”取向。文章认为,空无课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知识领域与社会文化进入课程的要求范围和课程实施之间出现的空无现象;文件课程的规定范围和课程实施范围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需的完整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内容的不完整之间的落差,而人们对这种“法定知识”(空无现象)的态度往往是默认的。本研究考察并统计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所出现的场景、人物角色、性别差异等方面的差异,以知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在城乡偏向,男女性别角色,不同社会群体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目前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中意义和价值层面的知识冲突广泛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不同的主体身份之间。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城乡差异在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表现为一种城乡失衡,教科书偏袒了城市生活,使其凌驾于乡村生活之上。虽然从总体来看,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男女性别出现的比例的差别并不明显,但是,成年男性的角色较成年女性的角色更为丰富、多元,而且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角色设计更是一种“刻板印象”的体现。另外,通过教材中不同群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适合学生,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教材中出现的形象虽较为多元,但仍不够丰富;教材编写者体现出了对儿童的尊重,但教材编写仍是以成人角度进行的。据此,笔者得出几点结论:知识与权力冲突分析,个体知识价值体现以及权力主体的利益冲突和博弈,并在最后对教科书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