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发现,酒疸这一病名及其辨证论治,最早见于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仲景以前有关酒及黄疸的论述,是仲景酒疸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仲景在前人相关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根据病因将酒疸从黄疸病中提出,并对其辨证论治进行了概括性论述。通过论述表明,酒疸除了见有黄疸病的共同表现身黄、目黄、小便黄以外,还以心中懊憹或热痛、欲吐、小便不利为其主症;治疗以清解湿热为原则,可运用因势利导的吐法、下法,或运用上下分消湿热的方法,如栀子大黄汤;其预后不仅有自愈的情况,还有因日久或误用下法而致预后不良的黑疸发生的可能。仲景所论酒疸内容为后世的酒疸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后,自魏晋隋唐五代到清末这段时期里,在充分继承仲景思想的基础上,酒疸的辨证论治内容大为充实与发展。至清末为止,酒疸的辨证论治体系已较为完善、系统,包括脉证、病因病机、治法、预后等各个方面。酒疸的脉证,以身目发黄、小便黄赤不利以及心中、脾胃症状为主症,还常见下焦的腹部和足胫部症状。为酒疸的诊断提供了依据。酒疸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酒过度加之内伤劳倦、脏腑气血俱损,或外有风寒湿邪束表,使酒之湿热毒邪不能被正常运化、代谢,积于中焦脾胃所致。其中,过量的酒是最根本的致病因素,也是酒疸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酒疸的中心发病部位在中焦脾胃,其发生还与胆、膀胱有密切的关系,并可波及肺脏。酒疸的治法,包括药物内服法、针灸疗法以及药物搐鼻、外敷等外治方法。内服法以清解湿热为大原则,具体包括病邪偏上者先用吐法、病邪偏下者先用下法的因势利导法;在上发汗或涌吐、并在下利小便或利二便的上、下分消法;疏导湿热于大、小便的方法;先去湿毒、后分小水、余随证治之的方法;肺脾合治法;从胆热或胆虚论治法;先清中分利、后调理脾胃的先后缓急治法。其中早期、快速进行分解湿热的治疗,极为重要。这些治法内容体现了酒疸治疗以分消湿热为主,并注重顾护脾胃的特点。内服方药包括单味治疗药物 18 味,经配伍的方剂 80 余首,共涉及药物 210 余味,其中可以确定葛根、苜蓿是具有治疗酒疸特色的药物。针刺及灸法治疗包括 10 个穴位,或为阳经、阳部之穴,或为足太阴脾经之穴,是其特点所在。药物外治法内容还很少。酒疸的预后,不仅有吐后自愈的情况,还有向病情加重、预后不良发展的一方面,其变证包括黑疸、腹胀且面目周身俱肿、惙气上喘且脉如屋漏等,从中反映出积极治疗酒疸的重要性。总之,通过对清以前相关文献的研究,使清以前酒疸辨证论治源流与发展的脉络以及酒疸脉证、病因病机、治法、预后等方面的内容得以清晰化、系统化,可为今后酒疸更深入的研究以及酒疸及其相关病证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较系统、全面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