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财政资金的缺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亟待建设,使得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工程的建设融资和项目管理变得越来越普遍。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被译作私人主动融资或私人融资启动)项目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及管理模式,它为各国政府解决公共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PFI项目融资管理模式后,对公共项目的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该模式也存在巨大风险,对其风险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项目管理各方的重视。PFI项目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PFI项目的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PFI项目的风险特性,利用风险预警理论,建立适合此类项目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准确地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采取必要的紧急应对预案,从而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减少损失与破坏的程度,形成一种有效的控制机制,对PFI项目风险进行控制,增强风险防范和手段,有效地应对化解风险,最终获得项目的成功。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提出了PFI项目风险预警体系包含三个模块,即分别为风险识别分析模块、风险评价预警模块和风险应对预案决策模块,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承。本论文首先从PFI项目的概念和内涵、特征以及实施方式入手,根据其运作过程,对PFI项目的风险特点进行识别分析,找到对项目有影响的各类风险因素;然后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衡量风险因素的权重和对项目的影响程度,确定警度;基于以上的各要素,论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评价,得到预警信号,再针对发出预警信号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风险。论文的研究创新性在于针对PFI项目这类特殊项目的风险,建立了其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上有了新思路,即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方法相结合,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PFI项目风险因素分层模型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再用德尔菲法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各项指标权重设计的合理性,使得权重的处理更加合理准确。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项目预警体系的核心。该模型为PFI项目的风险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化、数量化的方法。将PFI项目风险预警系统应用于项目实践,使得该风险评价和预警系统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论文的研究是PFI项目建设基本理论、风险管理、预警理论等相融合的产物。论文以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和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工程项目为案例,对其进行风险预警系统实证分析,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在PFI实践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公共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功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私人资金的价值实现和政府获得优质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