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班教室音质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大规模扩招,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多,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很多教学都采用了合班教学的模式,听课人数有时高达200多人。此类教室如果不做声学处理,大多存在混响时间过长、背景噪声较高以及教室后排声压级明显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及师生的健康。本课题我们以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合班教室为例进行了音质研究。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教室的音质进行了主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未做声学装修的教室音质不满意,具体表现在混响时间过长,背景噪声较高,而影响背景噪声的因素主要是周围人的谈话声。第二我们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双通道建筑声学分析系统Type2270对未进行声学装修的教室的混响时间及室内外噪声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显示该教室混响时间较长,但空场时的背景噪声满足规范要求。第三我们借助于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 Analysis来模拟计算教室内的混响时间,对室内音质设计的两个方案进行对比确定设计方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装饰效果、经济、防火等因素的影响。第四我们对进行声学装修后的教室进行了混响时间测量。测量结果显示该教室音质设计的效果良好。最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一些国内外教室音质设计案例。可供将来类似教室音质设计作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民居是最能反映地域文明的。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传统文明的真实写照。中国的传统民居历史悠久,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性。可以说,民居的发展就是中国传统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城镇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为应对住有所居的难题,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住宅的建设。同时,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居住条件提出了
在过去的20年,世界环境具有风险的想法已经从猜测变成了现实。在今天,许多国际性组织诸如政府的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联合国环境计划环境署(UNEP)等,通过科学的报告表明了,我们正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当前我国又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在城市快速扩
学位
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大学校园是老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知识传授和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大学校园的本质就是阐释知识与生产知识的场所,因此大学校园需要一个可以为老师和学生共同生产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正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航站楼建设成为机场建设的核心,也成为设计师发挥技艺、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平台。但我国形势下的航站楼建筑设计较少涉及到旅客行为心理需求的领域,造
住房是居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一定面积的住房。然而,一个国家的住宅发展整体状况和人
高层建筑中由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管道等组成的筒体结构的平面布局意义重大。首先,筒体结构是建筑的抗侧力构件,它的平面布局影响着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其次,筒体结构平面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