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位居首位。尽管如此,我们对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尚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的变化过程,其中许多基因发生了改变。microRNA作为一类新近发现的小分子(长度约22nt)非编码RNA,其在强大的基因调控功能已经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在膀胱癌中也存在microRNA的异常表达。microRNA可能在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本研究以定量PCR的方法验证了miR-195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获得性功能实验鉴定miR-195在膀胱癌细胞系T24中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对所预测的miR-195作用靶点进行了验证。方法:1.在16对配对的组织标本中进行miR-195的相对表达量检测,并统计分析miR-195在膀胱癌及癌旁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iR-195表达量与膀胱癌不同组织病理分期及分级之间的关系;2.通过体外转染miR-195mimic的方式来进行获得性功能实验。以CCK-8、平板克隆形成、活体成瘤、流式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来分析miR-195过表达对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3.结合在线数据库进行miR-195靶基因的预测,并利用Western Blot等进行靶蛋白表达量的验证,同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miR-195的作用的靶序列进行鉴定。结果:1.收集的16例膀胱癌癌组织标本中,有15例为miR-195相对低表达,占93.75%。癌组织中miR-195表达量平均约癌旁组织的1/4。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高级别膀胱癌与低级别膀胱癌在miR-195的相对表达量的平均值有差异,但未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2.膀胱癌细胞株T24同样存在miR-195低表达,与永生化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株SV-HUC-1相比,T24中miR-195的表达量约为其1/4。3.通过对T24细胞转染miR-195mimic来过表达细胞中的miR-195,可以抑制其生长。其抑制率呈现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在50nM miR-195mimic处理72小时后,其抑制率达到37%。流式细胞周期检测发现miR-195mimic处理可以诱导T24细胞发生G1期阻滞,50nM miR-195mimic作用48小时后,T24细胞G1期的比例增加35%,而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提示miR-195过表达并不能诱导细胞凋亡。miR-195过表达可以抑制T24细胞体内外克隆形成能力。体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miR-195过表达使T24细胞克隆形成率从17%降到8%。同时,miR-195过表达可抑制T24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提示miR-195过表达不能抑制T24细胞的侵袭和迁移。4.将序列比对程序分析结果与细胞表型变化相结合,预测miR-195可能的调控靶基因为Cyclin D1、Cyclin E、CDK4、CDK6、E2F3。我们在T24细胞中检测到Cyclin D1、CDK4、CDK6和E2F3在miR-195过表达后在蛋白水平有下调。进一步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证实CDK4是miR-195的直接作用靶点,其3’-UTR中存在miR-195调控的作用序列。结论:1.与正常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中miR-195的表达量呈现显著下调。但是本研究未能提示miR-195表达量高低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相关。2.过表达miR-195使得膀胱癌细胞T24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及增殖显著抑制。同时,miR-195的过表达还削弱了T24的克隆形成能力。3.miR-195在膀胱癌中的所调控的靶蛋白有Cyclin D1、CDK4、CDK6和E2F3。其中CDK4是新确认的microRNA-195直接调控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