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减退的研究
目的:通过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并采集各项运动的定量数据,比较PD患者与对照组的夜间运动功能,并分析PD患者夜间运动参数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间神经内科住院PD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睡眠中心无运动障碍和严重睡眠障碍的受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对29例PD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sectionⅢ,UPDRS-Ⅲ)评分和Hoehn-Yahr(H-Y)分期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度。利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29例PD患者和12例非PD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长程监测。依据是否有夜间床上活动障碍(Impaired bed mobility, IBM)的主观描述,29例PD患者分为PD+IBM组(n=17)和PD-IBM组(n=12)。比较各组间的运动评分、夜间运动数据,并将29例PD患者的夜间运动数据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PD+IBM组较PD-IBM组的UPDRS-Ⅲ评分和UPDRS中轴症状评分明显差(P<0.001,P<0.001)。PD+IBM组较PD-IBM组及非PD组的翻身次数少(P=0.020,P<0.001)、翻身角度小(P=0.047,P<0.001)。29例PD患者数据的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夜间翻次数与病程及UPDRS中轴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378,P=0.043; r=-0.370,P=0.048)。PD患者翻身角度与UPDRS中轴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23)。
结论: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可以对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夜间翻身次数和翻身角度可作为评价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的重要的客观指标。PD患者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夜间翻身次数越少,翻身角度越小。PD患者中轴运动功能受损可表现为夜间翻身次数减少,翻身角度减小。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减退和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使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对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和睡眠进行持续监测,得到客观的定量的长程数据。评估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和睡眠质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间神经内科住院PD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睡眠中心无运动障碍和严重睡眠障碍的受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Index,PSQI)量表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PD患者增加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评分。利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29例PD患者和12例非PD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长程监测,同时进行夜间睡眠监测。依据是否有夜间床上活动障碍(Impaired bed mobility, IBM)的主观描述,29例PD患者分为PD+IBM组(n=17)和PD-IBM组(n=12)。比较各组间的运动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价、夜间运动数据和睡眠监测数据。并将29例PD患者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PD-IBM组相比,PD+IBM组的主观睡眠评价PSQI(P=0.011)和PDSS(P=0.009)较差。与非PD组相比,PD+IBM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P=0.001)和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P=0.006)较差。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的PSQI、PDSS、TST及SE等主客观睡眠质量指标与H-Y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UPDRS中轴症状评分相关,PSQI及PDSS与夜间解尿次数相关,TST及SE与夜间翻身次数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ST与UPDRS中轴症状评分(β=-6.675; t=-2.814; P=0.010)和夜间翻身次数(β=14.956; t=2.336; P=0.029)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结论:PD患者的病程越长,症状越重,他们的夜间运动功能越差,睡眠质量越差。UPDRS中轴症状评分和翻身次数是影响PD患者睡眠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要将PD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单一归因于夜间床上活动障碍依然是困难的。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减退的研究
目的:通过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并采集各项运动的定量数据,比较PD患者与对照组的夜间运动功能,并分析PD患者夜间运动参数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间神经内科住院PD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睡眠中心无运动障碍和严重睡眠障碍的受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对29例PD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sectionⅢ,UPDRS-Ⅲ)评分和Hoehn-Yahr(H-Y)分期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度。利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29例PD患者和12例非PD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长程监测。依据是否有夜间床上活动障碍(Impaired bed mobility, IBM)的主观描述,29例PD患者分为PD+IBM组(n=17)和PD-IBM组(n=12)。比较各组间的运动评分、夜间运动数据,并将29例PD患者的夜间运动数据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PD+IBM组较PD-IBM组的UPDRS-Ⅲ评分和UPDRS中轴症状评分明显差(P<0.001,P<0.001)。PD+IBM组较PD-IBM组及非PD组的翻身次数少(P=0.020,P<0.001)、翻身角度小(P=0.047,P<0.001)。29例PD患者数据的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夜间翻次数与病程及UPDRS中轴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378,P=0.043; r=-0.370,P=0.048)。PD患者翻身角度与UPDRS中轴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23)。
结论: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可以对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夜间翻身次数和翻身角度可作为评价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的重要的客观指标。PD患者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夜间翻身次数越少,翻身角度越小。PD患者中轴运动功能受损可表现为夜间翻身次数减少,翻身角度减小。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减退和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使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对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和睡眠进行持续监测,得到客观的定量的长程数据。评估PD患者夜间运动功能和睡眠质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间神经内科住院PD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睡眠中心无运动障碍和严重睡眠障碍的受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Index,PSQI)量表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PD患者增加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评分。利用多位点惯性传感器对29例PD患者和12例非PD研究对象的夜间运动功能进行长程监测,同时进行夜间睡眠监测。依据是否有夜间床上活动障碍(Impaired bed mobility, IBM)的主观描述,29例PD患者分为PD+IBM组(n=17)和PD-IBM组(n=12)。比较各组间的运动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价、夜间运动数据和睡眠监测数据。并将29例PD患者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PD-IBM组相比,PD+IBM组的主观睡眠评价PSQI(P=0.011)和PDSS(P=0.009)较差。与非PD组相比,PD+IBM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P=0.001)和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P=0.006)较差。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的PSQI、PDSS、TST及SE等主客观睡眠质量指标与H-Y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UPDRS中轴症状评分相关,PSQI及PDSS与夜间解尿次数相关,TST及SE与夜间翻身次数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ST与UPDRS中轴症状评分(β=-6.675; t=-2.814; P=0.010)和夜间翻身次数(β=14.956; t=2.336; P=0.029)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结论:PD患者的病程越长,症状越重,他们的夜间运动功能越差,睡眠质量越差。UPDRS中轴症状评分和翻身次数是影响PD患者睡眠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要将PD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单一归因于夜间床上活动障碍依然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