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风》研究的发展与转变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传统《诗经》学向现代《诗经》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诗经》学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从以传统教化思想为主导的经学变成了现代人文科学。在这一转型历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国风》的地位提高和研究热度急剧上升。本文拟在清末民初《诗经》学的发展脉络之中对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探究,探讨这一时期《国风》研究的凸显意味着什么,在《诗经》学的转型过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第一章主要着眼于《国风》研究发展的特殊背景,对社会环境、经学发展、《诗经》学发展进行梳理,来揭示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环境、学术生态,并在此基础上描述《诗经》学在清末民初转型的脉络,以求能在《诗经》学发展的整体中论述这一时期《国风》研究发展的“异变”。
  第二章具体描述《国风》研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本章从经学研究向文学研究、经学研究向史料研究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时期《国风》研究发生的转变。从经学研究到文学研究,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向是清末民初《诗经》学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它宣告《诗经》学脱离了传统经学的束缚,成为独立的现代人文科学。这一时期,文学视野下《国风》研究有以下三个较为重要的内容:一、《国风》的性质被重新界定为民歌;二、诗旨的重新阐释;三、《国风》中婚恋诗的解读热潮。《诗经》的史料研究体现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即传统经学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章太炎“六经皆史”的观念下实现了由经入史的转变。史料视野下《国风》研究的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论述:以《国风》为史料的历史学研究;以《国风》为史料的民俗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研究。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国风》的史料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民俗学研究仅散见于个别学者的研究之中,不成系统,而文化人类学研究由闻一多开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第三章主要探讨《国风》研究在这一时期呈现出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时代背景下学术与社会的联系空前加强,因而《国风》研究中多含有学者们社会改造的思考。对《国风》研究发生影响的社会运动及思潮主要有:整理国故运动中贯穿的疑古思潮以及平民文学地位的提高。整理国故运动是这一时期胡适提出的具有统摄意义的文化运动,其中蕴含的整理传统学术之意本具有合理性,但疑古思潮则使其从“整理国故”变为“摧毁国故”运动。在贯穿着疑古思潮的整理国故运动下,《国风》的文学研究作为对《诗经》传统经学研究的反动,得到了学者们的大力提倡。除此之外,影响《国风》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平民文学地位的提高,这一历史趋势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白话文运动”与“歌谣运动”都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具体表现,而“白话文运动”与“歌谣运动”又都不同程度的和《国风》的民歌阐释发生着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国风》的民歌阐释合于为白话文、为民间歌谣寻找远古传统的思考,因而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
  从这一时期《国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诸多缺陷,比如学者们在材料采择上的倾向性、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上的以今例古、胡适对《诗经》所下的“歌谣总集”定义,都是值得重新商榷的。
  五四时期的文化运动本就具有着强烈的时代性,“为社会”“为人生”的社会现实需求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思考。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从《诗经》学发展的角度,我们应对清季民初的《国风》研究与《诗经》研究进行理性的反思。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该文主要是围绕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青草医展开,通过田野调查以及个案分析,探讨在生产性保护模式下人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讨论屏南青草医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由分析福建省浴百通生物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展开。通过研究浴百通品牌建成和产品开发,可知屏南青草医的传承不仅在于习得,更在于运用和日常化。浴百通公司通过生产,将有经济潜力和市场价值的屏南青草医文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Neofunctionalist, Intergovernmentalist, and Balassian theorie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apply them to the East Asia context and analyz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
学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改变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方式。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思想指导下,政府只保留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而将国有资产经营权委托给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经营,以实现政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然而,现实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表明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陷入了困境。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经营者失控的危害性
学位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一位文人,以诗名显著于世,其诗歌在宋代被称作“陈简斋体”,在宋代文学史中起着前承江西诗派余绪后开南宋爱国主义诗歌先河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陈与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风格、价值意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等方面,对其在历代的接受研究仍有不足。尤其宋代作为陈与义诗歌接受的奠基阶段,学界目前对这一时期的陈诗接受研究还仅停留在揭示其现象,未能做深入具体的剖析,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鉴于以上
学位
历来对《道德经》的研究颇多,但从“王道”的角度去分析论述的却很少。《道德经》中蕴含的“王道”思想不仅对于后世统治者有不小的助益,而且与《孟子》中的“王道”思想有相似之处,两者的人文关怀精神是相通的,两者祈愿百姓能安定幸福的夙愿是相同的。但是两者“王道”的体系是不同的,《孟子》中的“王道”施行“仁政”,用“礼”“善”“孝”“义”等加以辅助;《道德经》中的“王道”施行“无为而治”,用“朴”“清静”“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