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蒜属(Lycoris)植物是优良的观赏植物和重要的药用植物。全世界有20余种,其中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有15种之多。此前,已有很多学者对石蒜属植物做了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育种、系统进化、生长发育、繁殖栽培技术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但对于石蒜属植物的种子特性和原生鳞茎形成方面,至今仍没有报道。本论文主要以石蒜属植物——中国石蒜(Lycoris.chinensis)为材料,对中国石蒜种子的相关特性、原生鳞茎形成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原生鳞茎形成的生理学和中国石蒜离体小鳞茎发生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石蒜种子特性的相关研究。种子千粒重较大,比重略大于水,种子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含水量,但在贮藏过程中易失水从而失去生活力,为不耐贮藏的顽拗性种子。种子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低。种子具有丰富的胚乳,胚呈棒状,具有明显的极性。子叶是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生鳞茎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分为吸器、子叶联结和子叶鞘。(2)中国石蒜原生鳞茎形成的研究。种子萌发前,约有30~40天的休眠期。中国石蒜的种子萌发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胚轴伸长,而主要是靠子叶的伸长把胚芽、胚轴和胚根推出种皮。这种萌发方式类似于洋葱的种子萌发,属于子叶出土类型。原生鳞茎形成过程,根据形态学和细胞学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子叶伸长期、第一真叶形成期、第一真叶伸长期和休眠期。(3)中国石蒜原生鳞茎形成过程中代谢方面的研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原生鳞茎形成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前期含量较高后期较低的趋势。而淀粉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发现淀粉以晶体的状态存在。原生鳞茎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两次代谢库的转移。子叶的各个部分在营养物质的利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中国石蒜离体小鳞茎发生的初步研究。发现采用带基盘鳞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NAA0.1 mg/L+ 6-BA5.0mg/L能比较好的诱导中国石蒜小鳞茎的发生。小鳞茎产生于两鳞片之间的基部。接种一个月左右,在两片鳞片间从内层鳞片的基部有白色米粒状突起发生,并逐渐分化为瓣状,进而分化成离体鳞茎的鳞片。约2个月左右,有1~2片幼叶的小鳞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