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湿地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涵养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迄今为止,该湿地的昆虫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报道,影响其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和资源的保护利用进程。本项目于2012年6月开始至2014年10月结束,先后在白洋淀湿地采集昆虫标本近3万件,获得了分析和揭示其昆虫多样性的第一手资料鉴定。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昆虫物种多样性。经对标本鉴定,初步得到白洋淀湿地昆虫种类14目143科549属715种,绝大部分为该地区新纪录物种;该数据与国内也已调查的湿地昆虫多样性比较,物种数量明显较高。2、昆虫区系组成特点。白洋淀湿地昆虫世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呈现如下显著特点:(1)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突出反映中日界+古北界共有成分,中日界+古北界+东洋界成分次之,而单纯的中日界和其他跨界成分较少;(2)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区系分析,纯华北区成分83种,占总物种数量的11.67%;全国广布型成分73种,占10.27%;“华北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蒙新区”分别为31种、37种和22种,占总种数的4.36%、5.20%和3.09%;其他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少;表明白洋淀湿地昆虫多种区系成分存在,以华北区为主,与华中区和东北区的关系最为紧密,与蒙新区的关系次之。3、湿地昆虫群落变化。基于2013年4月至9月灯下蛾类调查数据分析,白洋淀湿地灯下蛾类13科142种,以草螟科占据优势,夜蛾科和螟蛾科次之。白洋淀湿地的优势物种分别是:草螟科的褐萍塘水螟和棉塘水螟;夜蛾科的乏夜蛾、滑长须夜蛾和圆点夜蛾;灯下昆虫群落多样性随时间动态变化规律:5月中旬(除少部分蛾类外),大部分蛾类均没有出现;6月上旬,开始大规模出现;兴盛期在8月上旬,8月下旬为衰退期。灯下蛾类物种组成与发生数量的种-多度关系分析:拟合曲线为y=7.63+73.20e(-0.68x),接近对数级数模型,表明白洋淀湿地灯下蛾类群落的环境条件相对欠佳,物种相对较天然景观要少,而优势种得到了发展,数量相对较多。4、水生昆虫。考察共计得到7目27科79属109种,其中双翅目、鞘翅目和蜻蜓目为主要优势类群,水生昆虫以耐污类群居多,且常用于反应优质水质监测指标的EPT类群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其中毛翅目的巧妙长须石蛾Ecnomus tenellus、蜉蝣目的四节蜉科(Baetidae)和细蜉科(Caenidae)均为比较耐污的种类,均表明白洋淀湿地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5、水生甲虫资源及其发生情况。调查获得该地区水生甲虫7科25属28种。牙甲科在灯下的最高值是7月上旬,龙虱科则在7月下旬,其他类群的发生主要集中在7月,但种群数量较少。6、昆虫资源保护利用。将该地昆虫资源划分为传粉昆虫、天敌昆虫、食用与药用昆虫、观赏昆虫4类,并对昆虫资源与保护利用提出建议,以期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与保护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