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技术转移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及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变革,大学已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创新的核心主体,学术商业化也逐渐成为大学的第三使命。以研究成果技术转移为载体的学术商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利益相关主体共同作用的过程。尽管已有文献对技术转移过程主要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一些国家/地区的学者将基于美国实践提炼出来的三螺旋模式用来分析当地的运作情况或指导当地的大学技术转移活动,但是鲜有研究检视该理论的适用性,以及政府在驱动传统研究型大学走出象牙塔走向创新系统之中,应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及有何功能定位。我国大陆地区于2015年借鉴美国《拜杜法案》立法精神,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学技术转移供给侧改革,那么,政府应在大学技术转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文在比较分析了政府推动大学技术转移的三个竞争性理论解释基础上,进一步析出政府作用于大学技术转移的三个关键影响维度,构建了“政府角色模型”的理论框架。在实证方面,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政府角色模型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台湾地区的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台湾地区在借鉴美国《拜杜法案》立法精神与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将政府资助研究成果所有权下放给执行机构,拉开了台湾地区大学技术转移供给侧改革的大幕。政府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大学及研究人员将校内研究成果商业化转移至产业界,推动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大学在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作用。从全球大学技术转移改革的趋势来看,台湾地区的实践既有全球学习美国模式的代表性,又有自身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独特性。台湾地区政府通过驱动大学技术转移的发展,逐渐将大学从创新系统的边缘推向中央,充分发挥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台湾地区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大陆地区的技转治理改革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经验借鉴。研究发现台湾地区政府在驱动大学技术转移能力提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兴利与防弊并重”为目标诉求,在驱动大学商业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确保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的公共利益。根据介入程度的不同,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各关键影响维度中扮演的角色亦有差异,分别为——技转制度的设计者、专责技转组织建设的推动者和专业技转人力资源开发的协助者。随着政府各项政策的实施与执行,政府角色的功能从宏观制度到中观组织,再到微观个体层面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而大学的主体作用则逐渐增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学自身推动校内研究成果技术转移的能力不断加强,产学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政府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逐渐从服务的直接生产者与提供者转变为提供完善创新支援服务的协助者、协调者。由多元治理替代政府治理,使得大学-产业-政府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释放大学与产业合作的内在动力,提升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治理领域的效率、效力和回应性。其次,本文从全球视域将台湾地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对台湾地区实践的成败得失进行提炼。随后,对我国大陆地区当前进行的大学技术转移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两岸大学技转中的政府角色进行比较,总结台湾地区实践中可为大陆地区所借鉴的经验教训。最后,本文通过台湾地区的实践与美英日三国的比较,对政府角色模型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模型进行了理论提炼。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角色模型的解释力,及其在一般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在三螺旋理论、学术研究商业化理论及技术发展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大学技术转移中的政府角色模型,并通过对台湾地区案例及美英日国际比较,实证检验与完善了该模型框架,回答了大学技术转移学术研究与实务领域中“对于那些国家干预主义或自由放任主义的国家或地区,怎么样才能实现三螺旋模式的平衡运转呢?”的问题,丰富与完善了三螺旋理论,为大学技术转移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聚焦于技术供给侧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分析单位以政府及大学的相关人士为主,来自产业的访谈对象偏少,缺乏对技术需求侧的产业界在三螺旋创新系统中的研究,这也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即:将市场纳入研究范围,进一步探讨大学技转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边界厘定。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机多孔聚合物,并且将有机多孔聚合物作为金属催化剂的异相配体及载体应用于有机反应的选择性调控中,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并初步验证了有机多孔聚合物孔道结构的限域效应对反应选择性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本章内容详细介绍了多孔材料以及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有机多孔聚合物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二章:本章内容详细介绍了以邻炔基吡
学位
随着行开放性胫骨骨折术的患者日趋递增,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也随之递增。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对患者而言是灾难性的,给患者及其家属不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还增加了经济负担。由于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仍尚存争议,且无系统的病原学研究,使其成为临床骨科医师探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检索CNKI、PubMed和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与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诊断
期刊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丙烯衍生物中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有机化工产品,其中丙烯环氧化制备PO是一种绿色清洁的工艺。当前,关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应用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中,仍有较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金属颗粒的粒径效应存在争议、催化剂容易失活等。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改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期获得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本研究对TS-1载体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基于晶种法制
学位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经济、网络生活、网络学习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诸多像“双11”“520”等网红节日,无形中也将会成为这一代孩子们的童年记忆。如何消除老师们对待网络、流行节日的焦虑与纠结呢?我觉得,首先需要老师有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其次要学会理性看待,挖掘这些节日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价值,赋能本园课程建设,将幼儿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小公民。
期刊
与氢燃料电池相比,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由于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低污染以及易于存储和运输而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对于DAFCs商业化而言,期望合成具有良好组织结构和低价格的高活性Pd基纳米催化剂。优异的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相对于本体同类物的电子性能,可在抑制CO中间物种的形成和加速甲醇氧化反应(MOR)和乙醇氧化反应(EOR)过程的动力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基于Pd的开发的主要挑
学位
百部科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草药,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当代科学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百部生物碱。复杂特殊的结构赋予百部生物碱独特的生理活性,其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等方面有显著功效。其中,Irie小组于1979年报道分离的百部叶碱(stemofoline)是结构最为复杂的百部生物碱之一,具有复杂的笼状五环结构、1,2-烯二醚结构、七个连续的手性中心,以此为代表先后分离出20余个百部叶类生物碱。以百
学位
绿色化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化工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或能源过渡消耗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的绿色合成方法对新兴纳米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植物质提取液的生物法研究了钙钛矿型LaCoO3的绿色合成,并探讨了其合成机理与催化应用。首先,本研究采用生物法成功地制备了纯相的LaCoO3(bio-LaCoO3),生物法与普通化学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表现在:(ⅰ)当植物质提取液处于最佳的浓度时,生
学位
职业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文章以育人效果为导向,从德技培养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性内涵进行分析,对有效教学的实施、评价原则及标准要求进行系统阐述。研究表明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展开。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师德师风、意识与技能等方面;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教学对学生产生增值量的评价,结合教学过程记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手性磺酰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中,在合成化学中可作为手性配体、催化剂和手性辅助剂等。当前手性磺酰胺的合成方法通常存在反应效率低、官能团兼容性差、反应普适性低等缺点,因此,发展新型、高效的手性磺酰胺合成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围绕手性磺酰胺的高效催化合成展开研究,发展了新型铱中心手性卡宾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和可见光/廉价金属催化的不对称自由基烷基化反应,实现了手性磺酰胺的
学位
表界面催化反应体系中,对表面催化剂与反应物分子之间反应作用机理的理解至关重要,尤其涉及到表面活性物种指认、活性位点形貌结构表征等关键科学问题。相比于确定分子结构的分子催化剂,固体催化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即不同的位点的反应活性具有明显差异,对于局域位点构效关系的深入理解需要借助分子光谱(原位)表征,尤其是高空间分辨光谱表征。但目前光谱技术往往受限于自身灵敏度不高、空间分辨受限于衍射极限等影响,难以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