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世界各个国家快速向前发展。在中国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探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及悠久历史。而陪同口译在导游和外国游客的交流之间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益剧增的入境游客对于合格陪同口译的需要显得愈加明显,作为沟通的桥梁,优秀的陪同口译能够带给游客更好地旅游体验。因此,对于景点陪同口译的研究势在必行。这种重要性开始吸引一些优秀的学者和译者对于陪同口译的关注,他们从各个角度开展研究,这也对本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了极大地支持。本篇报告是从德国目的论角度对西安景点陪同口译的实践内容来做出研究的。为了研究和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搜集了西安众多旅游景点简介资料,使得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报告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游览过程中,导游、译者及游客在不同情境下有何种不同目的?2)在口译过程中遭遇到不可译的单词或表达时,景点陪同口译如何在目的论指导下做出恰当选择?本文为一篇西安陪同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所述的口译任务是笔者于2016年七月在西安时所接受,委托人为一行在中国游览的美国游客,所担任的职务为陪同口译。本文选取了西安几大著名景点的陪同口译过程为报告内容,叙述笔者的口译实践、处理问题的方法及译后反思。实践报告重点对译前的准备、现场陪同口译过程以及译后的反思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展示译前的准备;其次,通过阐述笔者的整个口译内容,向读者呈现笔者在口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实际问题,主要有不可译专有名词、译员长时记忆问题、高密度信息、文化差异以及不可预见;最后,通过译后反思,总结出一些的处理技巧和方法,包括询问、模仿、模糊概括、省略、意译、直译以及补充说明等。翻译实践结束后,笔者归纳总结了上述提出两个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第一,此次翻译实践中所涉及的翻译目的主要有:保证流畅的谈话交流,促成游客与商贩间的购买行为,配合与导游小李间的合作从而更好地完成游览行程等等。第二,当遇到不可译的单词或表达,或遇到口译过程中的历史和文化障碍,宗教障碍,俚语障碍及口音障碍时,口译员仍应充分考虑语言交流背景并做出最佳翻译策略的选择。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应对该情况使用最多的翻译策略主要有询问、补充说明及音译等。笔者希望通过对自己实践的阐述和报告可以给其他从事口译行业的译员提供一个选择翻译策略的全新视角,也给其他从事境内陪同口译工作的译员提供帮助和借鉴。同时,笔者希望为陪同口译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提供和积累更多的实例经验,从而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