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一)实验研究:1、论证小型猪上腹部解剖结构以及血供特点和人类下腹部的相似性,建立与人类下腹部皮瓣血供模式相类似的动物模型;2、比较皮瓣模型在不同超回流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阐明静脉超回流促进皮瓣成活的作用及其机制。(二)临床应用:评价腹部超回流皮瓣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选取雌性Yorkshire小型猪两只。应用MDCT血管造影及尸体解剖对小型猪腹部解剖结构进行研究,记录腹壁上下血管的走行以及管径等基本信息,和人类腹部特点进行对比。2、选取雌性Yorkshire小型猪4只。(1)于小型猪上腹部形成游离TRAM皮瓣,以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并将其血供特点和人类下腹部皮瓣进行对比;(2)术后七天测量小型猪腹部皮瓣成活面积,统计皮瓣局部坏死的发生率,以及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3、选取雌性Yorkshire小型猪8只。(1)于小型猪上腹部形成三种不同的超回流皮瓣模型。测量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对比;(2)将八只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保留对侧腹壁浅静脉,一组保留同侧腹壁浅静脉。术后七天处死动物并测量其腹部皮瓣成活面积。4、将6例采用静脉超回流DIEP皮瓣的临床病例与同时期的38例单蒂DIEP皮瓣的病例进行对比。比较手术时间,皮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腹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小型猪上腹部解剖层次和血管分布规律与人类下腹部相似。不同的是其腹壁上血管为优势血管,腹壁下血管较细,两者差别明显。2、小型猪上腹部皮瓣的血供特点(1)小型猪上腹部皮瓣Ⅰ区至Ⅳ区平均血流灌注量分别为:197.0±24.2、138.8±25.4、103.2±36.4、30.2±11.8。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2)皮瓣部分坏死发生率100%,各实验动物的皮瓣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5.2%,76.1%,91.4%,75.7%,均值为(82.1±7.6)%。3、以无超回流情况为参照,在同侧腹壁浅静脉(ISSEV)、对侧腹壁浅静脉(CSSEV)以及对侧腹壁上静脉(CDSEV)三种不同的超回流模式下,皮瓣两侧静脉压均明显降低,Ⅳ区血流灌注量增加,PH值和PO2升高,皮瓣成活面积增加。4、6例采用静脉超回流技术的病例皮瓣并发症和腹部并发症均为0,平均手术时间为(8.3±0.8)h,和DIEP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小型猪有着和人类相似的腹部解剖结构,血管构筑也和人类相对应。2、小型猪上腹部的血供特点和人类下腹部相近,可以按照人下腹部皮瓣的分区方式进行划分,该皮瓣模型远端可以产生稳定坏死。是模拟人类下腹部皮瓣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3、静脉超回流技术对于扩大皮瓣的成活面积切实有效。超回流静脉通过降低皮瓣远端的静脉压力进而减少毛细血管后阻力,改善皮瓣远端的静脉淤血和代谢不良,增加皮瓣远端血供,扩大皮瓣成活范围。4、静脉超回流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皮瓣远端的血液供应,降低皮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加大对腹部供区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