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案例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rago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案判案”的法律传统,从秦朝至清末,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要构成方式,案例为辅助审判模式,以儒家传统礼法为解释方式的一整套法律方法。清末至民国由于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对传统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活动,在如此动荡的法律变迁的过程中,“案例”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土地改革及解放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以判例指导法律实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发布相关的案例指导司法实践。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了首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发布以来,学界与理论界对指导性案例的遴选、发布程序、废止等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都没有达成很好的共识。指导性案例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至今为止已经发布了112件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对于维护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统一法律适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法律适用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法律体系之间法律方法论的差异,法律移植过程中理论的异化,法律资源本土化过程中理论冲突,导致理论界、实务界对指导性案例基础理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作为一项重点法治改革目标,指导性案例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困顿,在实际司法实践过程中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难,究竟指导性案例在实际的司法适用过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有多少指导性案例被适用,适用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一实践性问题在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笔者试图从案例分析与法律适用的视角再现指导性案例适用现状,运用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对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本文除了引言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指导性案例的基本概况。首先从案例与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入手。案例一般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能够由各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有效判决,可以供科研机构学习和研究,而指导性案例必须具有严格的法律形式、推荐、遴选和发布程序,具有相应的格式和体例,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其次分析了指导性案例的效力。认为指导性案例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因此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拘束力,指导性案例的拘束力是“事实上的拘束力”;最后对指导性案例的分类和相关概念的区分。从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创制主体等方面对指导性案例与判例、司法解释、案例指导制度进行了区分,并对现行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进行了类型化分析,认为指导性案例分为法律解释型、漏洞填补型与权限宣告型三种。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首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地域分布、审理层级、涉及案例、案件类型、参照适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指导性案例存在有裁判案件数量少且适用不均衡,适用方式不规范,参照适用比例低等现状。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指导性案例指导功能未实现的原因。首先从指导性案例生成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指导性案例生成缺乏立法支撑,指导性案例偏少且遴选程序有待优化,指导性案例裁判文本简洁化,指导性案例信息化检索水平不高,其次对指导性案例适用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指导性案例缺乏司法适用方法,缺乏司法适用内在动力,缺乏司法适用监督机制。最后从指导性案例适用主体方面对指导性案例指导功能未实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存在着法条主义的裁判思维,适用主体缺乏相应的培训两方面的情况。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从指导性案例生成机制方面提出了优化指导性案例遴选机制,提高指导性案例信息检索水平,及时评估已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明确指导性案例退出机制四种解决方案;其次从指导性案例适用机制方面提出了细化指导性案例适用方法,建立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监督机制,完善指导性案例激励机制三种解决方案;最后从指导性案例适用主体方面提出了改变固有思维,及时开展培训两种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为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大羌故事》的第四和第五章节作为报告的翻译材料。译者受导师委托,参加了《大羌故事》翻译项目。该项目目的在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提倡加强国内文化宣传和倡导文化“走出去”的当今社会,翻译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原文材料涵盖多篇羌族文化故事以供读者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本文作者将理论与翻译实践进行有机统一,在理论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此次项目。译者采用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据压缩作为减小存储数据所需空间的技术,能够有效缓和存储和传输的压力,在各类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海量数据上的有效信息的挖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常需要基于对数据的随机存取以及查询等操作。现有的传统数据压缩算法通常只是为了消除数据的冗余而设计,不支持压缩数据上的随机存取和其他检索操作,而高效的索引结构也通常只是面向原始数据设计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和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面对海量数据信息,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推荐系统在此背景下诞生,推荐算法是推荐系统的核心,它可以通过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兴趣偏好模型,从而主动为用户进行推荐。协同过滤是推荐算法中广为应用的技术,项目间和用户间相似度的度量是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关键,仅依据稀少的评分数据无法准确地进行相似度计算,因此,如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控制论与动力学方向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其中以带有马尔可夫跳系统的耗散控制问题成为了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提出不同的方法来保证耗散不等式成立和
2012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
诉讼与仲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纠纷解决的主流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仲裁事业焕发新的生机。在仲裁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仲裁与司法的关系及衔接无可
甘露聚糖酶通过对甘露聚糖类物质的降解,可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营养利用率。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黑曲霉(Aspergillu niger)CBS 513.88基因序列,通过毕赤酵母偏好性优化β-甘露聚糖
行人轨迹预测问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这一研究是很多基于地理位置的应用服务的重要基础,如个性化兴趣点(PoI)推荐、地理位置相关的广告服务以及交通规划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的普及和信息采集能力的提升,为移动轨迹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撑。然而,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地点并非易事:1)收集到的轨迹数据的异质性和稀疏性;2)行人移动潜在的规律与时间因
光学生物传感器是指以光信号为载体的可用于获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信息的器件,当光信号通过该器件的生物传感单元时,其特性会发生变化,检测并分析这种变化即可实现生物传感功能。光波导作为一种可用于光信号传输的介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以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在传感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应用光波导进行的生物传感的研究,大多是使用单传感点结构作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传感单元,而对于多点甚至高通量的光波导
本文是一篇关于《方程的奥秘—50个最伟大的的方程式及其原理》第二章汉译实践报告。原著作者为理查德·科克伦,2016年出版,是一部典型的科普著作。笔者摘译了本书第二章的16个方程式,包括:开普勒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基于郭建中教授提出的科普著作四大特点,即科学性、通俗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以及在源文文本内容以及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确定了由黄忠廉教授提出的变译理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