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腹泻型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FBDs)患者为试验对象,以肠电信号参数为观察指标,采用电针不同穴组的方法观察针刺对肠道电生理及其功能的调节效应,旨在探讨针刺对机体病理状态的调节效应,优化腧穴配伍方案,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与临证选穴配伍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试验设计筛选受试者,最终纳入腹泻型功能性肠病患者51例。将此51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合穴下合穴配穴组(A组)、俞募配穴组(B组)、合募俞配穴组(C组)。三组受试者同时接受4周(共16次)电针治疗,并于针刺前后检测其肠电信号,采集餐前和餐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4个肠段的肠电参数。剔除脱失、数据收集不全的5例病例,最终将46例受试者数据纳入统计,其中A组14例:B组15例;C组17例。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对比观察三组针刺前和针刺后四个肠段用餐前后平均幅值、平均频率、胃肠电节律紊乱率、反应面积、慢波不稳定系数比及正常慢波百分比,探讨电针对腹泻型功能性肠病受试者肠电信号的调节效应。结果:1、针刺前后组内肠电参数比较与针刺前相应参数相比,针刺后B组升结肠段的餐前反应面积、餐前慢波百分比,直肠段的餐前胃肠电节律紊乱率、餐后慢波百分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A组升结肠段、降结肠段、直肠段餐前慢波百分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肠电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前后组内总体肠电参数比较针刺后升结肠段、降结肠段和直肠段的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较针刺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后直肠段的餐前平均频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肠电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前后组间肠电参数差值比较与A组比较,B组升结肠段的餐后平均频率差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餐前升结肠段的平均频率差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胃肠电节律紊乱率差值比较结果显示,A组、B组、C组三组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该差值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A该差值明显降低;其余肠电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对该病患者肠电的反应面积、胃肠电节律紊乱率、慢波百分比具有以降低为主的调节作用,说明针刺对腹泻状态机体具有良性调节效应,推测肠电参数的这种改变与针刺降低腹泻患者肠动力、减慢肠道蠕动的机制相关。2、从肠电参数组间差异来看,针刺不同穴位组合对腹泻型功能性肠病患者肠电调节作用存在一定差别,与其余两组相比较,俞募配穴组对肠道的调节显示出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