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升公民的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公民健康素养提升效果的检测则主要是通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实现的。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在组成居民健康素养的六类健康问题中,居民基本医疗素养的水平是最低的,并且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普遍低于一般人、老年人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普遍低于年轻人。因此,本研究将研究主题聚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提升上。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居民健康干预的专业力量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公民的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公民健康素养提升效果的检测则主要是通过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实现的。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在组成居民健康素养的六类健康问题中,居民基本医疗素养的水平是最低的,并且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普遍低于一般人、老年人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普遍低于年轻人。因此,本研究将研究主题聚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提升上。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居民健康干预的专业力量之一,能够通过小组工作方法来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基本医疗知识掌握、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和医疗资源利用上的能力。本研究以南昌市J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医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对南昌市J社区的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调查,发现被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水平偏低,他们在基本医疗知识掌握、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医疗资源利用上存在着不足。结合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选择了6位基本医疗素养得分偏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服务对象,在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6次小组活动来满足组员对学习高血压基本医疗知识、提升科学就医能力、掌握合理用药能力、加强社区资源利用、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需求。通过小组过程评估和成效评估,笔者发现,小组工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具有良好的成效,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基本医疗知识储备、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医疗资源利用上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最后,本研究对小组工作介入老年高血压患者基本医疗素养提升的理论、过程和成效作出了反思,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医务社会工作在基本医疗素养提升中的参与、加强社区资源在基本医疗素养提升中的利用、提升社会工作者在基本医疗素养提升中的专业技能等建议。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997条规定了人格权禁令,即行为人即将实施或者正在实施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违法行为时,如果不及时制止该行为会使民事主体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则民事主体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责令行为人停止相关违法行为。新设立的人格权禁令制度是一项重大的立法创新。在国内,人格权禁令制度实施以前,禁令制度有人身安全保护令和知识产权诉前禁
《反家庭暴力法》已在我国施行六年之久,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作为这部法律的创新之处,成为了规制家庭暴力的有效工具,为公权力治理家庭暴力提供法律依据,但完全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法律效果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收集真实案例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首先,适用主体范围狭窄且代为申请人制度不完善,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其次,具体保护措施不
独立保函遵循单据化的交易规则,受益人想要获得保函项下的款项只需向担保人提交符合保函条款要求的单据。因独立保函独立性、单据性等特征,担保人只需在付款时审查单据是否相符,无需考虑基础交易下是否存在违约事实。这种异于传统担保的索赔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商事效率,在商业交易中得到广泛运用。但这种方式也大大降低了受益人的欺诈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受益人实施滥用索赔权等欺诈行为的可能。随着独立保函在商业交易中的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2019年修订后仍然认可已为生效仲裁裁决确认的事实在诉讼中的免证效力。但是在理论研究中,由于长期同生效裁判已决事实的效力相混淆,仲裁裁决确认事实的效力被错误地定位为既判力、预决效力。结合具体司法案例,这一规范的适用存在还存在以下问题:对后诉影响定位不一,部分法官认为,仲裁确认的事实对后诉法院,也有部分法官认为仲裁程序认定的事实仅具有事实上的影响;适用主体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早已向均衡发展转移。学区制是我国不断深入推进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制度设计,其中,学区划分更是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重要方式。然而,现有教育立法中关于学区划分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如行为主要依据的就近入学原则缺乏具体规定,各地划分过程中所采用的程序不一。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区划分中的裁量权限过大,易造成不公平、
近三年受新冠疫情的巨大影响,大量的企业陷入了营收大幅下降、现金流压力急剧攀升的困境,市场不确定风险愈发强烈。诸多企业受此影响,需要通过破产重整制度来摆脱困境。我国传统的法庭内破产重整及法庭外破产重组在实践中存在重整时间周期长、经济成本高等问题,而源自美国的预重整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我国目前尚没有在立法层面构建专门的预重整法律制度,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带有预重整性质的司法实
非法集资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毒瘤,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领域逐渐成为非法集资的重灾区。尤其当前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但事中事后监管尚未跟进,民办养老机构频频“爆雷”,不仅破坏金融秩序还冲击养老事业,影响社会稳定。民办养老机构非法集资涉及群体数量众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较长的潜伏期,集资人依托日常经营活动进行集资不易被察觉,直到不能兑付时才“爆雷”。这反映了当前处非办、民政部门
在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行政协议作为一种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行政协议区别于一般私法契约之处,在于其具有契约性和行政性的双重属性,这也意味着在缔结行政协议的过程中,行政主体需要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范围比私法契约领域的先合同义务更为广泛。行政主体因其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都要求行政主体在缔约阶段应当承担更为严格的先合同义务。而在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中,有关行政
本文以重整投资人在破产法中权益保护不足这一问题出发,探求通过赋予重整投资人合理的优先权益来保障其正当利益,这一优先权益体现在给与其债权清偿优先顺位或股息优先分红等。重整投资人对困境企业摆脱债务危机,缓解企业经营资金短缺的困境,保障企业持续经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重整投资人的利益保护作出合理完善的安排,仅在《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三
《民法典》确立了日常家事代理制度,但对具体的适用范围、举证责任、清偿责任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本文以“因家庭日常生活所负”为切入点,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路径,第一部分分析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产生的问题及《民法典》颁布后关于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在立法规定上仍存在许多模糊定义和问题,如家庭日常生活如何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否包含分居期间、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引起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例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