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训练对尖子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校现有技巧啦啦操“尖子”运动员心率变异性和焦虑状态的测试和研究,旨在探寻“尖子”运动员啦啦操训练前后的心率变异性特点,以及不同焦虑状态下的HRV特征,从而为教练员制定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技巧啦啦操队员17名,其中尖子5名;普通运动员12名,进行5个月常规训练。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将运动员分为不同程度焦虑组别;在训练前后,用Polar RS800运动心率表,分别测试受试者安静状态下和托举动作训练期间的心率变异性。  研究结果:  1.通过对安静时HRV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尖子”安静状态下的时域指标PNN50从训练前的10.8±10.6(%),显著升高到训练后的17.8±8.1(%)(P<0.05);普通运动员时域指标RMSSD从训练前的33.5±17.3(ms),显著升高到训练后的43.7±9.6(ms)。  2.通过比较训练前后HRV指标结果发现,“尖子”在托举训练时时域指标RMSSD从训练前的10.2±9.3(ms),升高为训练后的28.1±8.4(m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特质焦虑程度不同的运动员,HRV指标PNN50、LF、HF、LF/HF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在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4.不同状态焦虑程度的运动员,除指标SDNN、PNN50之外,其余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高焦虑组运动员的TP、LF、LF/HF显著高于低焦虑组,其余指标则相反(P<0.05)。  研究结论:  1.对于“尖子”安静状态而言,五个月的啦啦操常规训练可明显改善其心率变异性,提高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调控能力,降低安静状态下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活性,从而提高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导致安静状态下心脏负荷减小。  2.五个月的训练,对“尖子”托举时心自主神经调控能力改善明显,促使交感—副交感神经平衡性向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发展,从生理指标上反映出,同样的托举动作,训练后“尖子”对动作的恐惧感降低很多,更有利于难度动作质量的提高。更说明教练员针对“尖子”的训练手段是切实可行的,比较科学的。  3.高特质焦虑和高状态焦虑运动员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失衡,以迷走神经活动下降为主,并伴随一定程度的交感神经功能增高。
其他文献
自2001年9月教育部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以来,对体育课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上日程之首。课程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计问题,体育课程设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抗组力量练习中,与传统抗阻训练方式相比,采用超级组训练方式能否对运动员胸背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力量耐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以篮球运动员为例,本文选取18名
篮球运动自诞生至今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成为众多喜爱篮球的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1995年篮球职业联赛的开始,不但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篮球运
近年来,公路自行车运动发展势头强劲。体育俱乐部作为现代体育最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成为了人们参与自行车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伴随着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事的发展,中国万胜洲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健美操专项学生专项课的能量消耗进行测试,分析学生的能量消耗情况和变化规律,得出能量消耗的基本特征,为教练员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调控运动负荷提供一些
现代职高语文所用的课本内容太单调,教师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变化也难以脱离课本,课本的内容重点大多与时代相脱离,学生学起来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
期刊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白领的BMI、WHR、体力活动和SBP、DBP的结果分析,了解BMI、WHR、高血压的分布构成情况,以及白领高血压患病率的比较,进一步分析BMI、WHR、体力活动与SBP、D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广州地区本科院校中的学生排球协会为研究对象,从广州地区本科院校学生排球协会开展现状入手,找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