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规律,而四川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所以,研究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变化,探寻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有3343.3万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2414.6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291.9万人,省外输出1117.3万人,省内转移超过了省外转移数量。伴随着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体现出转移地域从省外转移为主逐步过渡到省内转移为主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外出劳动力素质偏低,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外出劳动力中女性增长较快,整体劳动年龄结构偏轻,亲缘关系和人际圈仍然是最主要的求职渠道等特点。在当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下,综合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劳动力转移总量,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来临。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是促使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的主要因素。2005年到2012年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数量上升了303.27万人,增长了37.26%,年均增长4.63%。从地域分布来看,四川省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而随着四川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发展环境向好,以及省外转移成本过大和家庭因素等影响,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数量不断增长,在2012年达到了1291.9万人,超过了省外转移数量。实证研究表明,非农就业时间对于农村劳动力选择省外转移还是省内转移具有显著影响,非农就业时间越长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外转移就业;反之,则更可能选择省内转移就业。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就地转移,留在家乡从事二三产业。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同时,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异地转移,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更倾向于就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应该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打造全链农业提升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本地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可能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