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教学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忽视了对其社会属性的探讨,因而对“交往”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及其意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成为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教学交往”因其突出学生主体的人本价值、强调知识的生成性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交往,交往的过程就是理解、创造的过程。尤其在彰显人文性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更需要交往的存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当前的关于“教学交往”的研究尚处于一般教学论的理论研究层面,所指的内涵也比较笼统。如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以“教学交往”理论为指导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学关系,逐渐成为教育界及一线教学人员日益关注的核心问题。 本文以“交往”及“教学交往”理论阐释为研究出发点,对其历史溯源、发展、特征、结构等做出解释和辨析;接着通过过往的关于课堂交往状况的报告及近期在华师大三附中以“调查问卷”形式所做的对于语文课堂交往状况的调查,试图指出现实教育教学及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交往缺失、异化的种种偏向,即引入教学交往理念的现实基础;在上述的理论背景基础上,从实例角度分析发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学生与文本、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教学交往”,并试图提出其理想状态下的动态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