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太子参茎叶多糖,通过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相关指标等的影响,初步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进而将适宜的太子参茎叶多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同时添加于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研究二者联合应用对断奶仔猪的保健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1、120头25日龄的“长白×约克夏”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为太子参茎叶多糖组(0.05%多糖组、0.1%多糖组、0.15%多糖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00mg/kg、1000mg/kg、1500mg/kg太子参茎叶多糖试验日粮,试验期30天。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0.05%和0.1%多糖组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P<0.01),多糖组腹泻率均降低(P<0.01);(2)生化指标:多糖组TG含量降低(P<0.01),BUN 含量降低(P<0.05),ALB 含量提高,但 CREA、TP、AST、ALT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3)免疫指标:多糖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补体C3、C4的含量提高(P<0.05或P<0.01);(4)抗氧化指标:0.1%多糖组血清中SOD活性提高(P<0.01);(5)激素指标:多糖组血清T4含量(P<0.05)升高,GH含量升高(P<0.01),0.1%多糖组血清IGF-Ⅰ含量升高(P<0.05)。(6)血清细胞因子:0.05%多糖和0.1%多糖组血清IL-2含量升高(P<0.01),0.1%多糖组血清IL-4含量升高(P<0.05);(7)肠道免疫指标:多糖组十二指肠IL-4含量升高(P<0.05),0.1%多糖组十二指肠IFN-γ含量升高(P<0.05),0.1%多糖组和0.15%多糖组回肠SIgA含量均升高(P<0.05);(8)肠道形态结构:0.1%多糖组和0.15%多糖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增加(P<0.01),V/C 比值增加(P<0.05),0.15%多糖组回肠绒毛长度增加(P<0.01);(9)盲肠微生物菌群:各多糖组均能够降低大肠杆菌并提高乳酸杆菌数量(P<0.05)。2、150头25日龄的“长白×约克夏”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000mg/kg泰乐菌素,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000mg/kg的太子参茎叶多糖,微生态制剂组添加1000mg/kg枯草芽孢杆菌,联合组添加1000mg/kg的太子参茎叶多糖和1000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30天。结果如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生长性能:微生态制剂组、多糖组和联合组试验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提高(P<0.05),各试验组都能降低腹泻率(P<0.01),联合组在控制腹泻率方面最为显著;(2)生化指标:微生态制剂组、多糖组和联合组TG与BUN含量均降低(P<0.01),联合组和微生态制剂组ALB含量提高(P<0.01);(3)免疫指标:微生态制剂组和联合组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IgA、IgM含量,联合组能提高补体C3与C4含量(P<0.01);(4)抗氧化指标:联合组血清T-AOC活性、SOD与GSH-Px(P<0.01)活性均提高(P<0.05、P<0.01);(5)激素指标:联合组 T4与 IGF-I含量提高(P<0.05),血清GH含量提高(P<0.01),微生态制剂组血清IGF-Ⅰ含量提高(P<0.05);(6)血清细胞因子:联合组升高了血清IL-2、IL-4和IFN-γ的含量(P<0.01),微生态制剂组IL-4含量提高(P<0.05);(7)小肠肠组织细胞因子与SIgA含量:联合组十二指肠IFN-γ、IL-4、IL-2与SIgA含量均提高(P<0.01);联合组空肠IFN-γ和SIgA含量提高(P<0.01),微生态制剂组空肠IFN-γ含量提高(P<0.05);联合组回肠IL-2、IFN-γ和SIgA含量提高(P<0.05)。(8)肠道形态结构:微生态制剂组、多糖组和联合组十二指肠与空肠绒毛长度均能增加(P<0.05),多糖组和联合组十二指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加(P<0.05),联合组回肠绒毛长度和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加;(9)盲肠内容物菌群:联合组、多糖组和微生态制剂组均可降低大肠杆菌相对数量并提高乳酸菌相对数量(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联合添加适量的太子参茎叶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改善内分泌功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从而起到对断奶仔猪的保健作用,二者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